复旦大学物理学博士郭威怒怼李永乐,你持什么态度?

看过那段视频 。李永乐老师虽说是清华物理本科,但是物理学发展到今天,知识量已是非常庞大,又仅仅是教中学物理的老师,进行一次有一定深度的科普,目的是引导人们对高深物理学,乃至科学的兴趣,并不是给这方面研究生上课,有些错误,不影响科普的目的,可以指正,没必要言重怒怼 。试想一下,很多历史剧,一定是历史中的那样?信息传递中,肯定有一定的信息衰减,人是有智慧的,会有各种办法或途径,在必要的时候,将这些传递衰减的信息补偿回来,比如郭博士的指正,亦或看到原版书籍,等等 。只要未引起严重危害的后果,目的正确,有好的社会作用,都是可以接受的 。李永乐老师这样的科普,语言流畅生动,能引导很多人的兴趣,启发人的思考,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有比没有好,通俗易懂的科普总比深奥难懂的科普好 。科普的目的是启发民众好奇和兴趣,不是科研教学 。

复旦大学物理学博士郭威怒怼李永乐,你持什么态度?

文章插图
首先表明我的立场:支持和赞许李永乐老师的科普活动 。
科普的意义和定位是把一些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把国内外的实验室里或研究院里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及时的传播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享受科学发现的盛宴而不是让人民群众咬文嚼字的研究科学,因此我是非常赞同李永乐老师的科普方式
这是一个信号 。一个重磅信号 。将来会很多 。不必讶异 。
大农业时代,到大工业时代,再到大信息时代 。一个用跨百年跨千年换来的时代,有它积极的作用 。
那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信息化的时代,一触激发 。没有什么东西能包住火 。
不让大家讨论 。更其做不到 。
哪怕是学生对老师,老师对老师,老师对学生 。都是如此 。谁错谁必须改 。
真理的东西,需要人人捍卫 。没有什么金碧辉煌的神坛,允许老师万能 。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温故而知新 。意思是常学习,常探索,对于以往的知识和新的知识,不断吐故纳新,融会贯通 。
不要吃老本,老生常谈 。圣人也常错,错了纠错,还是圣人 。
老师何况不是圣人,焉能不错 。错了更正,更彰显优秀 。
允许学生出差错,也要允许老师出差错 。
错了,改,捍卫真理 。才是复旦大学的好老师 。
错了,不改,跌破神坛下,擦破头皮,看你受伤大脑的包扎,怎么面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
改了吧 。不改,还有第二次怒怼 。
郭威捍卫万有引力定律的真理精神可嘉 。面对李老师认知性的错,怒咆 。真的是另一种的另类的信号 。应该大大引以为戒 。
可见,教育界应该震动一次 。怒气冲冲的咆哮声,震耳于各种媒体声中 。
捍卫真理,勇于纠错,知耻而后勇 。
作为老师的身份
1.要先教会学生做人 。
2.其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
3.然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及信息素养 。
4.最后才是传授知识的准确性 。
李永乐老师前三样无可挑剔 。最后准确性有待提升 。
而郭威,只做到最后一点 。但是没有前面的铺垫都是空 。
我持100%支持李永乐老师 。因为他科普是善行,郭威伤人是恶举,二人黑白分明 。对于这种很少见的公开场合污辱老师,影响必须粛清,因为事关社会风气清正 。要告诉在场的学生:第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尊重人也尊重自己,是保持人的尊严最基本之点,郭威触碰了做人的底线,是家教、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极为缺失的表现,可谓一怒露大丑 。第二,缺自知之明,虽为博士,但实践经历並不涉猎广泛,对广博的科学知识的理解,往往会呈现浅入深出的短板,自己並未真懂,特别是郭威这样的狂妄者,更不懂自己缺的是深入浅出,恰恰需要向善于科普的李老师学习补课,郭同学的怒,表明他与深入浅出多么格格不入,在知识的理解上也是半瓶醋 。第三,是知识本身,各专业领域的最高水平自有成为专利、标准、产品、工艺的业內成果评估 。李永乐老师的知识是更高境界,在于跨学科啟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把知识传授与啟迪结合起来,评价其水平,应该从听课者获得的人生激励来评价,远远超出知识本身 。所以从维护尊严、谦虚做人、知识短板看,郭都不合格,为人所不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