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俗语“官三民四船五”是什么意思?

说起小年是祭灶日子 。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并不准确 。我是北方人,在同一个村子有些家人二十三祭灶,也有几家人二十四祭灶,没有统一定于二十三或二十四,因为各有各的说词 。南方我就不太清处了 。俗语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法 。也称: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 。邓家是指水上人家,则承袭了水上人家的风俗,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因为小年并非指定在一个日子,由各地风俗的不同而定,所以小年时间尽不相同 。
过小年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日,风俗习惯不一样,事都一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
小年,又叫祀灶日,并没有专指在哪一天,具体的时间在不同的地区,也是有所不同的 。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是腊月二十三这天,而我国的南方地区大多是以腊月二十四为祀灶日,一部分的水上人家是在腊月二十五送灶神的 。
至于为何时间会不同,主要因为在南宋以前北方地区才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比较重,而且达官贵人多在北方,故而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然而,南方地区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迟一些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将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
古时的老百姓认为灶王爷在祀灶日这一天便要返回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功过 。到了这天人们为灶王爷摆上香案贡品,贡品多为麦芽糖、糯米团子之类的食物,用以希望可以塞住灶神之口,给他吃甜甜的食物,多说好话,不讲人间的罪恶,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而这便称为送灶,也叫谢灶 。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小年的到来意味着老百姓们开始准备祭灶王,送灶结束后,意味着离过年只剩六七天,年味越发的浓 。百姓们开始扫尘土、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家家户户都会认认真真彻底地进行清扫,擦洗玻璃,做到窗明几净,糊花窗,贴年画春联等等 。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一个时间的界定和认知不同,就是以午夜十二时的前一天算而南方以午夜过后才算过小年了 。其实这个误区,同过春节一个道理,农村通常都以大年三十为春节,但是初一才是法定春节这一天 。初走出社会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过小年很多地方并不知道有这个小节日,而真正在年历书上专门注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小年的时间并没有多久时间 。
【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俗语“官三民四船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南方的小年和北方的小年不一样?官三名四船五是什么意思?小年,南方是12月24,北方是12月23,都是指农历的,这跟朝代是有很大关系的,最早是南方农历12月24日,南方称为掸尘,后来清朝入关,在北方定都,就把小年改为了12月23,称为扫房,到民国才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也就是官家过23,平民百姓过24,25是鄱阳湖地区传家有这种传统,12月25过小年,其实还有其他的地区,选择不同的日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