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成语,竟都出自这部“不朽之作”下篇 死而后已的已是什么意思?


71、三十而立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72、三月不知肉味
【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73、杀身成仁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74、色厉内荏
【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 。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
【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
75、善贾而沽
【解释】:贾:通“价” 。善贾:好价钱;沽:出卖 。等好价钱卖出 。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 。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
【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76、生荣死哀
【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 。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
【出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
7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 。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
【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78、升堂入室
【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 。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
【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79、手足无措
【解释】:措:安放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
【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80、是可忍,孰不可忍
【解释】:是:这个;孰:那个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
【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81、食无求饱
【解释】:饮食不要求饱 。指饮食要节制 。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82、逝者如斯
【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83、述而不作
【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
【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84、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5、驷不及舌
【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 。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
86、四海之内皆兄弟
【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