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病变的可能性

病变1:周期发作的疼痛
自我感觉:乳房疼痛时轻时重,呈周期性发作 。尤其在月经前会加重 。可触及乳房内有多发性、结节样肿块,质地不硬、较韧,常有囊性肿块多发生于单侧乳房,也可两侧乳房皆有,有时乳房还会有溢液现象 。
疑似诊断:慢性囊性乳腺病 。最常见于25~40岁之间的女性,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数月至2年内均能自行缓解 。但鉴于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癌变,最好2~3个月去医院复诊一次,动态监测病情状况 。
与经前综合症鉴别:每次月经来临前1~2周都会出现乳房胀痛,甚至连胸罩轻微摩擦乳房也难以忍受 。此外,还会出现头痛、失眠、浮肿、痤疮、情绪烦躁、精神压抑等现象 。乳房检查一般没有异常状况 。只需经过饮食、精神调养,就能缓解 。
与乳房小叶增生鉴别:月经前1周乳房开始间断性疼痛,但在月经后第二天便逐渐缓解 。轻轻触摸乳房可以摸到条索状或三角形的腺体组织,呈颗粒状、不光滑、质地韧软、边界不清的肿块 。只要调整情绪,生育后母乳喂养,就可以减缓症状 。
病变2:边界清楚的肿块
自我感觉:在乳房的外上方可触及一个肿块,大多为单发肿块 。质地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没有粘联,很容易被推动、无触痛 。同时,肿块的增长非常缓慢,没有其他感觉 。
疑似诊断:乳房纤维腺瘤 。发病年龄大多在20~25岁之间 。此病与体内雌激素异常活跃有关 。如果一经确诊直径大于2厘米者应及时手术,术后按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 。
与乳房脂肪瘤鉴别:一种长在乳房肌肤很浅表的肿块,质地很光滑、软软的,边界清楚,推之可动 。好发于中年女性,肿块多见一侧乳房,生长较为缓慢,大小不会随月经而变化 。可通过针管抽吸后进行细胞学确诊,手术摘除即可 。
与乳管内乳头状瘤鉴别:在乳头附近可以摸到一个樱桃大小质地软、可以推动的肿块 。轻轻挤压它时,乳头处可排出少许鲜红或暗红的血性液体,偶尔有疼痛 。积血排出后,肿块会变小,疼感也随之消失 。此病虽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多发于年龄偏大的女性 。虽属良性肿瘤范畴,但有6%~8%的病例可能发生癌变,确诊后也应尽早手术 。
病变3:乳房皮肤的改变
自我感觉:无意间在乳房处摸到一个无痛的小肿块 。肿块表面坚硬、疙里疙瘩、边界不清,随后发现肿块的体积变大、增长快速,肿瘤表面的肌肤因为淋巴水肿造成毛囊突出和凹陷,而形成很特别的“橘皮样”改变 。
【乳房疾病病变的可能性】疑似诊断:乳腺癌 。这是发生在女性乳房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与有乳腺癌家族史、生育宝宝时年龄大于35岁、行经期超过35岁或初潮时不足12岁等诸多因素有关 。此病需要尽早手术,并配合全面的、综合性的积极治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