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肛瘘的变化规则

肛瘘治疗:迟则有“变”
●肛瘘:在“大门”旁边开个“小门”
“在大门旁边开小门叫肛瘘 , 在大门旁边堆个土堆叫痔疮 。”这两句话把肛瘘和痔疮的特征概括得十分形象 。
久之 , 脓液逐渐减少 , 时有时无 , 稀淡如水 , 如果过于疲劳 , 则脓液增多 , 可有粪便流出 。有时瘘管外口可暂时封闭 , 但不久病人又会出现发烧、局部肿痛 , 封闭的外口可再度穿破 , 待脓液流出后症状才逐渐消失 。肛瘘畅通时一般无疼痛感 , 仅有局部坠胀感 , 但也有因内口较大 , 粪便流入管道而引起疼痛 , 尤其是排便或有炎症时疼痛加剧 。因脓液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肛周瘙痒症 , 也可伴发肛周湿疹 。急性炎症期或慢性复杂性肛瘘 , 可伴有全身症状 , 如发热、贫血、消瘦和食欲不振等 。
其病多由于湿热下注 , 肛周气血运行不畅 , 湿热与气血相互搏结 , 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疮口不收 , 或暂时愈合 , 日久又化脓破溃 , 反复发作 , 遂成肛瘘 。也有因虚劳内伤引起的 , 这种肛瘘多脓液清稀 , 久不愈合 。
●肛瘘:“自愈机会”极少的五大原因
肛瘘自愈机会极少 , 这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 , 其原因主要有:
内口的存在:脓肿虽然破溃或已切开引流 , 但原发感染源如肛窦炎、或肛腺感染依然存在 , 肠腔内容物还可从内口继续进入瘘管;
肛门部不能静养 , 脓腔不易粘合:排粪、排尿时 , 因括约肌收缩或因炎症刺激肛门括约肌 , 使肛门括约肌经常处于痉挛状态;
肠腔中的粪便、肠液和气体继续进入瘘管 , 刺激管壁 , 使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 , 管腔难以闭合;
脓腔引流不畅 , 或外口缩小 , 时闭时溃 , 脓液蓄积腔内 , 导致脓肿再发并穿破而形成新的支管或瘘道;
管道多在不同高度穿过肛门括约肌 , 括约肌收缩阻碍脓液排出 , 以致引流不畅 。
肛瘘不但无法“不治自愈” , 而且如果刚开始时得不到规范的治疗 , 还容易出现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现象 。
●“老肛瘘”:存在癌变可能
肛瘘一旦形成 , 并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
首先肛瘘感染发炎后 , 肛门疼痛剧烈 , 溃破后脓水污染内裤 , 脓汁刺激局部皮肤 , 肛门瘙痒剧烈 。久而久之可使身体虚弱消瘦 , 精神不振 , 抗病能力下降 , 发作亦越频繁 , 形成互为因果 。
肛瘘的多次反复发作 , 脓液可穿破管壁顺括约肌间隙蔓延而成多发性、复杂性肛瘘 , 不但给治疗带来困难 , 而且也影响到肛门的生理功能 。肛瘘的多发性 , 可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和直肠膀胱瘘 , 危及周围脏器 。
【治疗肛瘘的变化规则】另外 , 必须引起关注的是:多年未治或误治的老肛瘘有癌变的可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