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教育孟子三个典故 孟母教子的故事有哪些( 二 )


但是她及时反省了自己的行为 。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外因 , 影响孩子一生的是言传身教 , 言行一致 。
学会的育儿道理:不做完美的父母 , 但是做觉察反省的父母 , 不怕犯错 , 及时修正错误就是合格的父母 。
我们若想让孩子爱学习 , 我们自己先爱学习 , 我们若想让孩子不吃零食 , 不看电视 , 我们自己先做到 。
当我们自己没做到 , 我们却要求孩子 , 孩子怎么可能听我们呢?当我们自己控制不住情绪 , 却要孩子好好说话 , 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 。
03
孟母教子的第三个故事:断机教子 。
孟母给孩子创造了学习环境 , 言行一致 。但是她明白 ,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 。依然在观察孟子的行为 。
孟子少年时 , 学习也不用功 。有一次放学回家 , 他的母亲正在织布 , (见他回来 , )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 , 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 , 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这样?”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 , 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 , 多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 , 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 , 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 , 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 , 自此 , 从早到晚勤学不止 , 把子思当做老师 , 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
孟母费了那么多精力选择邻居 , 自己也言行一致 , 付出这么多了 , 孩子还不用功 , 她肯定心中也非常恼火 。
但是她没有选择责骂孩子 , 而是管理了自己的情绪 。
让孩子看到不好好学习的后果 。孟子能够询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做 , 说明 , 她们平时关系还是比较好的 。
04
孟母教子的第四个故事:孟子休妻 。
孟子娶妻以后 , 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 , 认为她太过倨傲 。有一天 , 天气十分炎热 , 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 , 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 , 正巧孟子突然推门进来 。看到妻子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凉快 , 孟子异常生气 , 认为妻子行为放荡 , 不守礼节 , 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 。
孟母知道以后对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 , 才能进去 , 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 , 是你先失礼节 , 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 。
听了母亲的话 , 孟子深感自己过于鲁莽 , 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 , 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 , 与妻子和好如初 。
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 。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上反省 , 自己做了哪些选择 , 让关系破坏 。夫妻矛盾 , 亲子对抗 , 婆媳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
05
孟母教子的第五个故事:劝子远行 。
在齐国 , 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 齐宣王虽然以年禄酬谢孟子 , 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 , 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