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是如何写诗的,他们为什么会有灵感?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诗人是如何写诗的?
回答:写诗其实说白了就是用短小的篇幅来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感情,但必须在诗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加一些自己想象和幻想来开拓意境,从而是反映的生活,更生动、更突出 。
第二问题:他们为什么有灵感?
回答:以生活经历、渊博知识积累、丰富想象等为基础,主要还是借景入情,以景衬情 。如:《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这首为人们广泛传诵的诗中,用白日、青山、黄河、碧海等这些在大自然壮观的景物启示下,开拓了诗人的思想境界,而这种思想境界,又只有同这些景物融合起来,才显的更为阔大、高远,诗意浓雾,含义深刻,而情愈深。再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坠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诗人出峡北归来途中,月夜泊舟江岸,岸上细草微风,江边孤舟,遥望天际,寒星垂挂,原野显的更加辽阔,尽看江中,急流奔腾,月色恍惚如同喷涌 。在这样环境中,漂泊两川的诗人,发出深深的感慨:志在为国,岂独以文章显名;论事见斥,原因是老了,病了、休官了,然而如今功业无成,却如同孤寂的沙鸥,漂泊于天地之间,诗因景寄情,情景交融,沉郁苍凉 。
(写诗与灵感一一与诗友共学)
在所有的文体中,诗是最难写的,又是最容易写的 。诗是精致的语言艺术,不仅讲究语感的乐感,而且还讲究形体的美感,更要有意境的优雅浓郁 。欣赏诗时,具体而言就听,看,想 。你听诗如觉得是在听,有节奏的音乐,或高山流水,或细音韵长,或急或慢,或松或紧 。
在看诗时又如在看,高山雄峰,挺拔秀丽,草木青翠,百花争艳 。又似无际大海,波涛汹涌,小船扬帆,潮起潮落 。在想诗时把它想成一幅画,或浓墨重彩,或轻淡细描,或白云悠悠,或荒野戈壁 。这就是美诗好诗,会给你享受快乐,使你心胸开阔,舒畅惬意,这是写诗的难度 。
诗又是好写的文体,诗人文字组合能力很重要,要把你想到的散乱无序的字词,构筑一句句优美诗,组装成一首首漂亮的诗词大厦 。别人随意给一字一词,你得充分发挥想象,前伸后延,上突下拉成一句诗 。在这一句上下前后,左右的扩展张开,里外纵横写一节诗,如此反复数次,就象滚雪球滚成有气势的诗 。
下面简单淡淡诗人的灵感,大家都知道灵感不是天生的,而靠人的勤劳努力,不断学习探索研究借鉴而来的 。那么怎么抓住瞬间即逝的灵感?又从何处获取写作的灵感呢?这要靠勤奋,多记多看多听多思多想,积少成多,苦练成金,聚沙成塔 。可以从每天的新闻资讯中,获取关键字词写诗作文 。
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中,从身边点滴平凡生活中,从历史人文名胜书本中 。从自然的花鸟虫鱼,绿水青山,江河湖泊中,从气象的风雨雷电,雪雾冰霜,日月星辰,春夏秋冬 。从人生的情感婚姻,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中……灵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妙物,时时刻刻都有,就看你手脚眼快了 。
(自拍图)
诗,从心理角度说,就是意象瞬间联通,然后产生相应的语言 。
例如,秋歌早年的一首写屈原的诗:
黑暗里黑暗里黑暗里

灵感的闪现
蓝色的蜿蜒

泪的江
悼念悼念悼念
屈原
一个浪漫不死民族的魂魄
……
诗的创作,就是写出瞬间产生的灵感,写出它的情绪,意境 。至于灵感的产生,应该是源于诗人对一些人文和景象的感情积累,多了,自然喷发 。这和爱意是一样的 。特别是那种一见钟情的爱情特别相似相近 。积累的足够多了,一经遇上那个人,爱意一下子明确起来 。那接下的诗的创作就和恋爱是一样的了 。就是倾吐心意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