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上古先民在端午进行祭龙,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龙的节日” 。上古干支纪元法,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纪元通用天干地支 。最初的端午节为干支历年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个月即为午月),午月午日也谓之重午 。到了汉代时,南北统一,历法也完成了一致性变动,汉朝廷为了方便,规定每年的端午节特定为阴历五月五日 。《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 。
仲夏端午“飞龙在天”,苍龙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悬正南中天,龙气(阳气)旺盛 。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干支时间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 。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正南为先天八卦的乾位,即为“天” 。仲夏午月午日,苍龙七宿运行至正南中(乾)方位,是龙升天的日子 。仲夏端午苍龙运行至正南中天方位,对应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 。《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 。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之位 。九五爻“飞龙在天”是《易经》乾卦中最吉利的爻 。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故又称龙舟节 。“龙”是上古先民的原始信仰,先民在每年“飞龙在天”的仲夏端午以扒龙舟形式举行盛大图腾祭,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祥、压邪攘灾 。龙舟竞渡最早是古代南方吴越先民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南方先民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舟船画上龙图形作为部族的图腾或保护神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主张认为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江浙地区的吴越民族 。当时,龙已是吴越民族的图腾,而闻一多先生认为,就是这个龙图腾,后来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图腾崇拜;就是在祭龙的仪式中,才逐渐有了划龙舟的习惯
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具有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 。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 。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古人认为菖蒲、艾草有辟邪作用——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端午阳气旺,且艾、菖长势茂盛,每年端午人们有在门上挂菖蒲或艾草辟阴邪的习俗,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艾节” 。
“飞龙在天“,“五毒出焉“ 。五月是五毒(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 每到端午节,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 。所以端午饮雄黄酒或四处喷雄黄驱五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
- 诗人是如何写诗的,他们为什么会有灵感?
- 您觉得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呢,结婚率持续走低?
- 喝奶茶竟成为女性心脏的杀手
- 如何才能健康的减肥?
- 鸡蛋减肥法一个月瘦10斤
- 为什么4s店补漆跟全新一样 4s店补漆需要多久拿车
- 恒温花洒为什么不适合燃气热水器 恒温花洒的好用吗
- 我是二婚喜欢一个二婚女人,她心里有别人为什么还愿意和我在一起?
- 华为手机如何群发短信
- 为什么尿很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