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李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文章插图
在网上和现实中,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有三个,其中排第一的是:请问这个是地震云吗?
让你失望了,地震云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云能预报地震 。

文章插图
传闻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插图
相信诡异的云就是地震的先兆,这个思路在古今中外由来已久 。
1624年,明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高一志,摘录西欧古籍,写成一本《地震解》,呈送给太宰李崧毓 。其中第八章"震之预兆"里,预兆五就是"地震云":"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

文章插图
传闻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很多关于地震的古代记载中,也都强调之前有怪异的云雾 。比如:
1680年9月9日云南楚雄6.5级地震前"自西北起,黑雾弥天";
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陆6.7级地震前"西南天大赤……夜有彤云";
1935年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1936年甘肃天水:"是日天空布满积云,下午一时许聚起大地震";
1941年5月5日黑龙江绥化6级地震前:"伪县府庶务科长看见,在西北天空中有如烟云的三系,其间带有黄色而明亮";……
"地震云"在民间始终存在,但它后来作为一种"学说"被发扬光大,日本市长键田忠三郎功不可没 。
键田忠三郎曾担任日本奈良市的市长,需要强调的是,他没有任何地质或者气象方面的专业背景 。

文章插图
键田忠三郎(图片来自他本人写的《地震云》一书)
从上世纪40年代,键田忠三郎开始推广"地震云学说" 。他说"昭和23年6月26日,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云,颜色和形状像一条乌黑的长蛇,横跨东西方向 。我当时预报即将发生地震,引起了轰动 。两天后,距离奈良160公里的福井就发生了大地震 。"
(注:1948年6月28日下午5点14分,日本福井平野一带发生7.3级大地震,死亡3895人,福井市几乎遭到毁灭性破坏 。)

文章插图
福井大地震后的一片废墟(图片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把这种云命名为地震云,还说在中国唐山大地震前两天,日本九州也出现了"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 。

文章插图
"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用观测地震云的方法来预报地震,坚持了30多年,自称在1948年预报出了日本的三次7级以上地震,在1979年预报出了两次地震 。
80年代,他与日本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吕大炯,合写《地震云》一书,1981年在中国出版 。
上世纪80年代,是"地震云"在中国的黄金期 。当时中国刚刚结束某疯狂年代,科学界百废待兴;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留给中国人的恐惧和悲痛又太深,举国上下都如饥似渴地希望真能找到一种预报地震的方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