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1.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依靠德政的昌盛,依靠暴力的败亡 。
2.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史记·酷吏列传》
译文:法令是政治的工具,而不是管理政治清浊的根源 。
3.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把事业做成功都很艰难,而一败涂地则很容易;时机都是难以及时把握,而转瞬即逝却是常事 。
4.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译文:骑在马背上得到天下,难道可以在马背上治理天下吗?
5.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 。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 。
6.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君子所怕的是一直到死而名不被称述 。
7.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其所匿之事,如是者身危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译文:行事能保密就成功,言谈之中泄露了机密就会失败 。不一定是游说者本人有意去泄露机密,而往往是在言谈之中无意地说到君主内心隐藏的秘密,像这样,游说的人就会身遭灾祸 。
8.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译文: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 。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 。
安民之本,在於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而不得则民终身不安 。——《史记·苏秦列传》
译文:使人民安定的根本,在于选择邦交,邦交选择得当,人民就安定;邦交选择不得当,人民就终身不安定 。
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宴列传》
译文: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
10.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
《史记》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 。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
12.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富贵的人送别的时候,赠送财物做礼品;仁德的人送别的时候,赠送言辞做礼品 。
13.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虚浮不实的话,就像花;深切中肯的言论,就像果实;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药;动听的言辞,就像疾病 。
14.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不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 。
15.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 。——《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种植出庄稼需要一年,植出树木需要十年,而培育出一个人才则需要一百年 。
16.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釐之小计,遗天之大数 。——《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办事坚决是聪明人果断的表现,犹豫不决是办事情的祸害,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丢掉天下的大事 。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原文翻译 平原君虞卿列传原文翻译
- 范雎蔡泽列传读后感 范雎蔡泽列传原文及翻译
- 近期畅销好书有哪些?
- 史记南越列传原文及翻译 南越列传原文和翻译
- 司马迁的励志故事分享 司马迁史记励志故事
- 史记伯夷列传赏析 伯夷列传原文及翻译
-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赏析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
- 司马穰苴执法文言文翻译 司马穰苴列传原文及翻译
- 司马迁史记坎坷过程 司马迁史记励志故事
- 深夜偷看“不良网站”,删除历史记录也没用,3个坏影响悄然发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