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祭祀时为什么要烧香 , 起什么作用?
关于这个问题 , 我听到过两种传说 。
一种传说是源于佛教 。
意思是说 , 上香的目的 , 是供养佛菩萨或神灵 。手持香炉 , 焚香礼敬 。香烟袅袅 , 徐徐降落在佛陀头顶上 , 形成一顶“香云盖” 。佛陀知道后 , 即会降福 。
也就是说 , “香” , 是弟子把自己的虔诚向佛之心转达给佛 。这里的“香”就成为“信使” 。
在佛教中以香供佛 , 是一种虔诚的、真诚的供养 , 因为按照佛教说法 , 香是传递真诚的媒介 。焚香中会产生一种清净、虔诚、忘我的状态 。看着一缕缕清香的烟 , 袅袅上升直达天庭 , 自己的意念也会升华在忘我的境界中 。
佛家认为 , 香和上香人的智慧、德性有特别密切的关系 , 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 , 修行有成的贤圣 , 甚至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气 。佛教认为 , 香能沟通凡圣 , 为最殊胜的供品。佛陀住世时 , 弟子们就以香为供养 。
故此 , 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特定内容 。从日常的诵经打坐 , 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 , 都少不了上香 。特别是法会活动 , 必以隆重的上香仪式作为序幕 。隆重的上香仪式过后 , 法事才算正式开始 。
另外一种说法源于道教 。
据说道教敬香有两种:
一是殿主烧香 , 一般用立香 , 以三炷香为准 , 插于大香炉内 , 炷与炷之间的距离 , 也有讲究 。三炷平列以不过一寸宽为标准 , 故有“烧香不过寸 , 过寸神不信”的说法 。
这三炷香 , 据传都有名称 , 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 。
二是坛主拈香 , 此香以檀香为主 。敬拈檀香 , 非常讲究 , 每炷檀香长短粗细都有规定 。长不过寸 , 粗不过分 。坛主拈香时 , 第一炷香插入香炉中间 , 第二炷香插于第一炷香的左边 , 第三炷香插于第一炷香的右边 , 三炷香平列并拢 。香炉左盒盛香面 , 右盒盛檀香 。
据传 , 道教许多法事里 , 也是以敬香仪式为先导 。
比如在道教经典《万法归宗》“请仙法”里 , 就有一个专门的“焚香咒”:请仙时 , 先摆三盘果子 , 茶、酒各三盏 。咒语曰:道由心合 , 心假香传 。香焚玉炉 , 心注仙愿 。真灵下降 , 仙佩临轩 。今臣关告 , 迳达九天 。所启所愿 , 感赐如言 。
可见 , 上香焚香 , 既是佛家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道教的重要内容之一 。
在民间 , 老百姓认为神灵和鬼魂都是以香为食物的 , 因此供养神灵、鬼魂也都是用上香 。
当然 , 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 既有精华 , 也不乏糟粕 。在继承先人的优良传统的同时 , 我们也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 不应该兼收并蓄 。
另外 , 也有人认为 , 上香敬神这种做法 , 是完全违背神佛初衷的 。神佛不可能像人世间的贪官污吏一样 , 喜欢受贿的 。这世界上假如真有神仙 , 他们肯定是最主持公道 , 也最讲究公平的 , 不可能因为某些人烧香拜佛 , 就会得到善果;也不可能因为有些穷人没有能力供奉神仙 , 就得不到好结果 。
- 新企业会计准则什么时候实施的
- 丁真是哪里人
- 老人晚年和三五好友同住,互相照顾,互相养老,可行吗?
- 关于时间的经典语录短句 时间的诗句名言警句
- 关于酒的唯美句子 人生与酒的唯美句子短句
- 赞美爱心捐款人的短句 感谢爱心捐款人的短句
- 德尔塔病毒会不会通过快递传播给人?
- 男人对女人好的句子
- 以家人之名小哥怎么死的
- 夏季防晒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