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列子未能逍遥,因为它们有所待;蜩与学鸠、宋荣子和那些道德楷模与贤人君子们未能逍遥,因为他们尚处于俗世的纷扰之中,以自我为尺度,他们将自己陷于狭窄的心灵空间,没有放下自我的成见与执着 。
至此,逍遥就呼之欲出了 。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庄子说,倘若我们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至人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神人无意于求功,圣人无意于求名 。
在庄子看来,有待无法逍遥,要是我们可以与天地一体、驾驭自然的变化,“物物而不役于物”,就可以无待了;既然有主观成见有欲望无法逍遥,那么我就追求无己、无功、无名,泯灭物我、人我之间的对立彻底,忘记自我的存在,自然可以逍遥了 。
因此,庄子提出了逍遥的最高境界,也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能够彻底忘记自我的存在,超越了人世间的各种主观智慧,成见与机心,从世俗之中跳脱出来;神人不去追求什么功德功效,不会主动发力于社会,社会也不再有什么名缰利锁缠绕束缚,一切都随顺自然自然而然;圣人独善其身,不再追求虚幻的名声,俗世之中的成败毁誉也不再萦绕于心 。
因此,唯有摆脱了一切物质与精神束缚之人,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
显然,这种逍遥只能在幻想中实现,因为,人活着,不可能无所待 。逍遥游只可能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恰恰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逍遥游才成为庄子乃至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 。
- 上林赋全文白话文翻译 上林赋原文及翻译
- 老子全文及译文赏析 老子全文及译文
- 乐不思蜀古文翻译赏析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千字文全文逐句解释翻译 千字文解释及释义
- 医古文扁鹊传原文及翻译 扁鹊传原文及译文
- 有求必应!观世音菩萨求子疏全文
- 送孟东野序全文翻译及赏析 送孟东野序全文翻译
- 关雎全文赏析和诗意解释 诗经关雎原文及翻译
- 古文精卫填海原文 精卫填海文言文注释
- 西游记名著现代翻译 西游记原文翻译全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