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为啥吃饺子?谈谈各地方风俗?

【立冬为啥吃饺子?谈谈各地方风俗?】其实立冬吃饺子,是一种习俗,不过这个习俗是北方的习俗,其实立冬吃饺子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也就是说,在除夕吃饺子代表新旧两年的交替,而在立冬的时候吃饺子,也寓意说秋冬季节的季节已经交替了 。另外饺子的形状与耳朵的形状很相似,而立冬来了以后,天气会进一步转凉,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出现冻伤,那么在立冬的时候吃饺子,有寓意补补耳朵 。

立冬为啥吃饺子?谈谈各地方风俗?

文章插图
而其实立冬全国各地的风俗都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在福建省的闽南地区,会在立冬开始进补,也叫补冬,他们会杀鸡宰鸭,加入重要合炖,或者加入西洋参炖,以让骨骼更加强壮 。而在中国台湾地区,在立冬,他们称为“入冬”,当地的习俗会杀鸡鸭或者买羊肉,加入当归,八珍等等补药一起炖,只达到强身健体,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那么在汕头人在立冬这一天,会吃甘蔗,因为在潮汕有一句谚语叫做“立冬甘蔗不会齿痛” 。
另外在岭南地区,立冬还有吃“香饭”的习俗,也就是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香饭 。在苏州,当地人有吃咸肉饭的风俗,家家户户都会两三回咸肉饭 。那么在陕北,山西一带,当地人会吃糕,但不同的地方做法会有一些不同 。而在天津地区,立冬历来有吃倭瓜饺子的习俗 。
潮汕地区在立冬这一天会吃一顿“柯饭”,如下,晚上刚做的
每有节气,必定说三候 。就拿立冬来说也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
总在说三候,可三候是个啥,您深究过吗?
节气和三候,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一年24个节气,涵盖12个月,每个节气15前后天,其中“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 。
聪明的古代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 。
立冬三候中的一候、二候并不难理解 。“三候”还需一点深挖:“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 。
为啥立冬吃饺子?
提到饺子,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说明人都以食为天,大家肯定还听说过好吃不过饺子,可见饺子在人们的心中地位有多高,更让人不可思议,立冬这一天,很多地方必须吃饺子,这是为何?
提到立冬,可能很多不喜欢冬天的朋友都不想这一天到来,可这节日不能随着自己的意志转移而不来,立冬代表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特别是北方,就很少有人出来活动,大家都呆在家里,其实也挺暖和,并没有什么 。
对于立冬,我们知道这一天是传统二十四个节气中,第19个节气,日照时间缩短,正午太阳高度降低,想晒太阳那也是千年等一回,立冬的到来,其实在古代,在很多少数民族还是很隆重,他们会在这一天采用各种仪式进行庆祝,还会吃饺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