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㈡ 发病规律
病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5—22℃,湿度在85%以上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
在昼夜温差大、高湿、叶片结露时间长、植株长势弱的情况下发病早且重 。
㈢ 病原菌:属于假菌门,即低等性真菌 。
㈣ 综合防治
1、控制温度: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8—32℃,超过30℃开始放风;下午棚内温度降到20℃左右时关闭通风口;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 。
2、降低湿度:空气相对湿度白天60—70% 。
3、补充营养
定期进行根外施肥,提高植株体内营养物质含量 。用0.4%的尿素加0.5%的红糖在黄瓜盛果期5天喷施一次,连续4—5次;或者用0.3%的磷酸二氢钾或者100倍发酵牛奶叶面喷施3—4次 。
4、药剂防治
发病初选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丙森·异丙菌胺、霜霉威·乙膦酸盐、呋酰·锰锌、锰锌·烯酰等 。
二、白粉病
㈠ 症状
初期叶片正面、背面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然后病斑逐渐扩大并且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成片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期白色霉斑菌丝老熟变为灰色,叶片枯黄 。

文章插图
㈡ 发病规律
1、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5—20℃,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利于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40%—80% 。
2、雨后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的繁殖和病菌的扩展,容易造成白粉病的流行 。
㈢ 病原菌:子囊菌亚门,属于高等性真菌病害 。
㈣ 综合防治
1、降低湿度
2、药剂防治
发病前选:
嘧菌酯、克菌丹、丙森锌、嘧啶核苷类抗生素+代森联等对水喷雾 。
发病初选:
宁南霉素+代森联、氟菌唑、腈菌唑+克菌丹、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对水喷雾 。
发病较多时选:
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百菌清、烯唑醇+百菌清、苯醚菌酯+克菌丹、硅唑.多菌灵、腈菌唑.代森锰锌等对水喷雾 。
【冷棚种植黄瓜怎么预防霜霉病和白粉病?】

文章插图
- 适合花坛四季种植花卉
- 樱桃番茄种植方法
- 腌酸黄瓜的做法大全
- 种植八月瓜时,如何保证高产稳产?
- 淮阴黑猪、丁集黄瓜.....这就是家的味道!首届“淮阴区品牌农产品年货展销大集”活动开启 淮阴特产是什么
- 生姜盆栽种植方法
- 我国古人常用哪种植物象征母爱
- 排骨黄瓜粥如何做
- 酸黄瓜的吃法
- 武汉适合种植什么水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