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棚种植黄瓜怎么预防霜霉病和白粉病?

霜霉病和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病害,若防治不及时,严重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形成多角形病斑,黄褐色 。白粉病又成白霉病,发病初期叶面、叶背出现白色小粉点,此病生产中很容易识别 。种植黄瓜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防治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和危害 。具体措施如下:


冷棚种植黄瓜怎么预防霜霉病和白粉病?

文章插图


一、农业防治技术 。
1、黄瓜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要深耕灭茬,有条件的进行轮作换茬,可降低初始菌源 。
2、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0-55℃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捞出晾干后待播 。
3、适期播种,培育无病壮苗 。移栽时要挑选健壮的幼苗定植 。定植后要少浇水,促进根系下炸,防止幼苗陡长 。施肥时不偏施氮肥,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 。浇水切记大水漫灌,可采取滴管、渗灌等方式浇水 。及时摘除下部病叶、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发现病叶及时摘除 。

冷棚种植黄瓜怎么预防霜霉病和白粉病?

文章插图


二、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霜霉病和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预防和防治,霜霉病可以选择代森锰锌、丙森锌?烯酰吗啉、烯酰吗啉、肟菌酯?霜脲氰、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等药剂 。
白粉病可以选择戊唑醇、三唑酮、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胺?戊唑醇等药剂防治,根据病情发生情况7-10在防治一次,注意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

冷棚种植黄瓜怎么预防霜霉病和白粉病?

文章插图
白粉病也叫白粉虱,俗名温室白粉虱、又称小白蛾 。今年来温室大棚普遍发生的虫害 。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用黄色粘板,因为白粉虱喜欢黄色,还有粘板简单方便、便宜效果好 。增加防虫网的密度,防治更多的飞人温室大棚 。
2、药物治疗: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2.5%天王星30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倍液、20%灭扫利2000倍液、30%啶虫脒10000倍液 。一般应该一次不可以彻底消除的,间隔1周左右,连续喷3-5周 。
黄瓜霉霜病可是黄瓜大病,也常见的一种 。发病后减产能达到一半以上 。
防治方法:
1、合理调节温室大棚内温度和湿度 。
2、高温闷棚,一般都是常用的方法 。
3、药物治疗
以上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发生为准 。
你好,
冷棚黄瓜是早春重要的果蔬品种 。春夏交替时,高低温和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往往对凉棚黄瓜的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往往导致多种病害,给蔬菜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介绍了春冷棚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
当温度达到15~28℃,相对湿度大于80%时,容易发生霜霉病 。棚内温度低、浇水过量、植物生长旺盛、封地、连续多雨天气等都会引起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在发病初期,可作为雷氏菌800倍的25%,或杀硫酸400倍的64%,或800克液体的72.2% 。如果霜霉病的爆发难以控制,可以考虑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前提是黄瓜植株必须强),选择晴天早晨浇水,增加室内湿度,为了提高植株的耐高温能力,封闭式温室使室温升高到约45度,保持1.5-2小时(从43摄氏度开始计时),然后冷却 。温室关闭后,植物和幼瓜的生长受到高温的限制 。为了尽快恢复其生长势头,可以对叶片施用速效肥料或糖氮溶液补充营养 。
当温度在24-30(?)之间时,镰刀菌枯萎病迅速发展 。C、易受土壤粘性、排水不良、浇水过量、地下害虫多、根伤多的影响 。在田间发现病害植物时,应及时进行药物灌溉 。病株应立即拔除,喷洒在病株穴位,防止流水和栽培引起的病原菌传播 。在疾病早期,50%多菌灵500倍溶液或50%甲基托吡嗪400倍溶液可用于根的灌溉,每种药物溶液250克,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同时,在栽培、修剪、服药、摘瓜等耕作作业中,不要损伤根系和茎蔓,以防病菌通过伤口感染植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