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诗?

唐朝诗人骆宾王创作了一首诗《咏鹅》全文如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中国人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基本都会吧 。从全民传唱的角度来说,这首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诗吧 。
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任过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圣历初年辞官还乡,被贪婪残暴的县令段简诬陷,忧愤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 。
《登幽州台歌》作于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担任参谋,武攸宜缺少谋略,屡战屡败,陈子昂多次给他提建议,他不但不采纳,反而把陈子昂降为军曹 。雄才大略不得施展,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为国家大业延揽贤才的故事,以一曲短歌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这样前后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诗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 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 。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 。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

我认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诗是《诗经》周南中的“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信即使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人也知道《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句 。
为什么它能从春秋时期流传至今呢?
我想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吧 。
1.这首诗表达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男女之情,而且它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那美丽善良的好姑娘,弹琴鼓瑟来表达对她的爱,那美丽善良的好姑娘,快乐的钟鼓为她齐鸣 。因此孔子评价《诗经》道:“世相人情风雅颂,一言蔽之思无邪 。”《诗经》关雎中呈现了最单纯的爱慕之情 。
2.这首诗采集于民间,《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全集三百多首中有160首是由春秋时期的十五个国家的民歌汇编而成,饥饿的人歌颂他的食物,劳动的人歌颂他做的事,那时饱受分裂割据、战乱之苦的劳动人民能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这么有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民歌确实值得赞叹 。
相信《诗经》关雎还会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传唱不衰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认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诗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