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本上的“籍贯”是什么含义?和出生地有什么区别?

藉贯,就是指祖宗的地方,是上三代,出生地,是你在那里出生的,比如过去的很多南下干部都是山东,东北的,但南下到了广州,海南,湛江,那么有来了广州才出生的子女,藉贯填:山东,或黑龙江,出生地就填写:广州
改革开放后户藉流动大了,就是来广州,深圳打工的,结了婚,后生了小孩,那在广州,深圳出生的就填写:广州,或深圳了,虽然户藉不在广州或深圳,入户口还是回到父母户藉所在地派出所,但出生地还是填广州,或深圳 。
如果是广州户口,小孩也是在广州出生,那么藉贯与出生地,都是填写:广州
该简单化了!籍贯那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出生的?那里出生就是那里人!不要搞得那么复杂!
【户口本上的“籍贯”是什么含义?和出生地有啥区别?】
籍贯,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原则上一般从父,个别特殊情况从母系的,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通俗点讲就是,你爷爷的爷爷所长期居住的地方,就是籍贯 。
出生地,是指自己在什么地方出生,就是出生地,如:你老家是北京的,就是祖籍(籍贯),你在长春出生,出生地就是长春 。在户口登记一栏中,登记时,籍贯是北京,出生地就是长春 。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
在谈户口本上的籍贯前,我先谈谈籍贯的由来 。
在古代,籍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就是指其所从事的行当,北魏诗歌《木兰诗》花木兰家就是军户,同一种户役的家家户户都编入一份户籍册子 。
【户口本上的“籍贯”是什么含义?和出生地有什么区别?】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如“乡贯”、“里贯” 。籍贯合在一起,指一个人的出生地(贯)和家庭徭役种类(籍)的登记文件 。
《魏书·宦官列传》:石荣籍贯兵伍,……说明他的籍编于军队 。
《魏书·食货志》: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 。
从魏晋时期开始,国家对籍贯加强掌控,以避免徭役和赋税的流失 。
《隋书·经籍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见下图 。
由上面可知,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爷爷)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
出生地好理解,就是公民的实际出生地址,见下图91号文件说明 。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长河泛舟,希望帮到你 。
户口本上的“籍贯”是什么含义?和出生地有啥区别?
籍贯这个名词,经常出现在各种等级表格中,例如入团申请书、入党申请书、入职登记表、学籍登记表、军人登记表等等,但是真正了解这个名词确切含义的并不多 。
在古代,籍和贯是有单独的含义的 。
其中籍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就是指其所从事的行当 。例如,种植,畜牧,打鱼等等 。
贯指某个人的出生地 。
籍和贯合在一起,则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和家庭徭役种类的登记文件 。例如某人在某地从事渔业 。
现在的话,籍贯的官方解释,根据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的规定,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