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上①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②出,乘舆③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④ 。
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⑤,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
廷尉奏当⑥,一人犯跸,当罚金 。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⑦柔和,令⑧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⑨当⑩之罚金!”
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
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
注释
- 上:指汉文帝 。
- 走:跑 。
- 乘舆:指皇帝或诸侯所乘坐的车子 。
- 廷尉:古代官名,是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 。
- 跸(bì):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 。
- 奏当:审案完毕向皇帝禀告处罪意见 。当,判罪 。
- 赖:幸而,幸亏 。
- 令:假使,假设 。
- 乃:竟,居然 。
- 当:判罪 。
- 方:在,当 。
- 安所:何处 。
- 唯:表示希望、祈使 。
- 是:对的,正确的 。
张释之审问这个人,这个人说:“我是县里的人,听到了清道禁止通行的命令,就躲藏在桥下 。过了很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看见了皇帝的车队,就马上逃走 。”
廷尉向皇帝禀告判决结果,说他一个人违反了禁止通行的命令,应该处以罚金 。
汉文帝愤怒地说:“这个人接近并惊吓了我的马,我的马幸亏温和顺从,假使是别的马,难道不会伤害到我吗?可是廷尉居然判处他罚金!”
张释之说:“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 。现在法律就是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被百姓相信了 。如果在当时,皇上让人立刻杀了他也就罢了 。现在既然交给廷尉处理,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表率,一旦有偏差,天下的执法者都会随着发生偏差,百姓不就没有办法应对了吗?希望陛下明察 。”
过了很久,汉文帝说:“廷尉的判罪是正确的 。”
文言知识说“走”:“走”的本义是“跑,奔跑” 。如上文中的“有一人从桥下走出”,又如“走马观花” 。
“走”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
- 指“逃跑” 。如《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 指“往,前往” 。如《淮南子·说林训》:“渔者走渊,木者走山” 。
- 指“泄漏,漏出” 。如《西游记》:“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 。
- 指“供驱使的,供使役的” 。如成语“贩夫走卒” 。
- 指“泛指兽类” 。如《西京赋》:“上无逸飞,下无遗走” 。
张释之一开始十年都没有得到升迁,后来才升任廷尉 。他以执法公正、刚直不阿闻名,当时的人称赞“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
下面再讲述二则关于张释之的故事 。
弹劾太子
张释之早期曾任公车令,掌管宫门事宜 。
有一次,太子刘启与梁王刘揖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没有下车,违反了法令 。
张释之当即就追了上去,阻止太子和梁王进宫,并以“大不敬”的罪名向汉文帝检举揭发 。
- 鸽子吃什么食物
- 打口蹄疫疫苗注意什么
- 一知必瘦 最经典的12个减肥技巧
- 斑马线和斑马有什么关系
- 怎么减肥是最好的减肥
- 爸爸对待孩子严格过度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 执法人员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 ec执法人员调查
- 秋季开学疫情防控知识
- 司马穰苴执法文言文翻译 司马穰苴列传原文及翻译
- 如何在人多的时候协调好工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