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全诗内容和诗意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思想感情( 三 )


即便是他们心计细密, 步步为营, 竭精尽虑,也很难在政权更替与权力争斗中,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与人生理想,甚至还会招致不虞之灾 。于是古代文人学士阶层中普遍存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与孤独感 。
《登幽州台歌》整首诗就凸显了悠悠天地间一个独孤的涕泪泗流的诗人形象,而这个孤独流泪的诗人形象正是承载了古代学士阶层孤独情怀的情感内涵 。
03.孤独情怀的第三层内:人类不可逃脱的孤独感在体验《登幽州台歌》孤独情怀的过程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句中的“古人”与“来者”不必确指:

古人,指前代的明君贤士,如燕昭王,乐毅等 。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 。
上述确指明君贤士有狭隘之嫌 。“前不见古人”是在感慨古人生命的短暂,而“后不见来者”是诗人自叹生命的有限 。
“古人”与“来者”已经不是指每一个人或某一类人,而是人类身份的泛指 。
这首诗在艺术表达上,通过古往今来时间的永恒流转与人类生命的短暂对比,“念天地之悠悠”无涯的空间中映衬人类的渺小,传达了在悠悠天地间,无限的时空中,人类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这是人类与生俱来,无法逃脱的孤独感 。
当我们仰望满天的星斗、 不息的河流、 绵延的山川时 , 大自然的万千景象、 生机盎然 , 似乎是一种永恒无限的流转,人们内心就会自然而然地涌现个体渺小与生命有限的孤独感 。
当我们注视人类自身的命运时 , 苦难 (包括肉体和心灵上的折磨 ) 并不因为物质生活的丰富就消失掉 。人的欲望的无限始终无法超越生命的有限,这就决定了人类不可逃脱孤独感的命运 。
【登幽州台歌全诗内容和诗意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短短四句,感人泪下,引起了后人的共鸣,正是因为它所传达的正是面对悠悠天地, 人类不能超越这种时空无限性的孤独体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