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以后,国家开始推行633制,高中时学段也从两年制变成三年制,以后高考竞争就激烈起来 。
高中学校走向正规,学制变长,肯定高考考生的文化r程度提高很大,高考的竞争十分激烈 。
我是1983年上高三的,现在回忆起来,那时我们班应届生不会超过1/3,也就是说,超过2/3的都是复读生 。复读两三年的很多,复读五六年的也不奇怪 。我们应届生,个头很小,排在最前面 。站在讲台上一看,有白皮小生,还有满脸胡茬子的老大哥,很有意思 。
那时,不管是什么大学,能考上就能光宗耀祖,就是考上师专,也够家人炫耀的了 。毕竟那是一个包分配的年代,考上了就成了公家人,拿国家的工资,吃国家的商品粮 。那是的大学生,确实比现在的大学生有获得感,荣誉感 。
刚开始高考那几年,那是拼着命学习,晚上老师催几次让回宿舍睡觉,学校准时十点停电 。学校停电以后,老师检查完了,不大一会儿,宿舍里的煤油灯又亮起来 。煤油灯冒的油烟把脸熏得黑黢黢的,鼻孔里也是黑的 。大学的诱惑力以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不得不让当时的学生这样勤奋 。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成绩也一年比一年优秀 。
回答这个问题我最有切身体会了,因为我是亲历者,我是1978级的高考生,是以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高考的 。
刚恢复高考的几届学生通常是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级、1978级、1979级三届高考学生 。以我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我认为那几届的学生由于其中学时期都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期间,没有条件认真系统的学习,所以我们中学基础知识很不全面系统和扎实,和现如今的高中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加上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到参加高考时间仅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要在一年时间里复习全部初高中的全部课程知识,可想而知时间有多仓促了 。所以那几届高考生无论是往届的工农兵考生,还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中学基础知识都不牢固扎实,那时候的高考试卷让现在的高中生来做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个个满分 。
但是那时文革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恢复招生的高校和专业很有限,所以那几年高考的录取率非常的低,77、78、79三届考生平均的录取率仅为5%,这还仅是录取的学生占考生的比率,还有相当多的应届毕业生没有参加高考,如果考虑到这层因素,则录取的学生占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比率会更低 。由于录取率非常的低,所以录取的学生的质量是非常的高,可以说代表了那个时代青年学子中的精英 。那个时期文革刚刚结束,改革开放刚刚开启,大家都在为夺回失去的“十年光阴”,为早日实现“四化”而发愤的学习、读书,那个时代社会上也没有其它的诱惑,所以那几年的学生学习和求知的精神是非常的刻苦努力,是现在的高校生难以比拟的 。
由于受十年文革的影响,高校毕业生有十多年的断档期,因此77、78、79级三届学生毕业时正赶上国家建设大发展时期,急需大量各方面人才,所以这三届学生都得到了国家很好的安排使用,并且很快成为各方面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因此说改革开放大潮为那三届毕业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可以肯定的说刚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届学生的实力和水平都是比较高的,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 。
回憶1977年高考的时代 。我记憶犹新,始终难忘,我就是那个年代的上山下乡知青,并幸运地参加了这场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见证那个时代的高考内容、场面、录取等背景 。
我是一九六八届初中复课闹革命的返校生,1972年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在三个村办的初中班任语文老师,五年后顺利参加了恢变高考制第一年考试(1977年) 。曾记得那时的高考题目相当容易简单,文科内容:作文题目(湖北):《一个学雷锋的故事》,文题有点难的是文言文的翻译,句子成分的划分 。其他好简单,数学都是初中方程类似内容 。只考语数两科,我只考132分,被录取黄冈师专,而且成绩在所在地乡镇是高的 。
- 通讯录联系人丢失怎么恢复
- 笔记本硬盘数据恢复方法
- 手机联系人不见了怎么恢复
- 天刚亮就做梦哭醒了,是怎么回事?
- 2023年高考热门专业 什么专业好
- 结束第一天的高考后,吉林考生要注意些什么?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
- 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
-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