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 五 )


楚昭王时,有个贤士名叫石渚 。他为人公正无私,昭王让他治理政事 。有个在道上杀人的人,石渚去追赶这个人,原来是他的父亲 。他掉转车子返回来,站在朝廷上 说:“杀人的人是我父亲 。对父亲施刑法,我不忍心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家刑法,这不可以 。执法有失要受惩处,这是臣子应遵守的道义 。”于是就趴伏在刑具上 上,请求在昭王面前受死 。昭王说:“追赶杀人的人没有追上,哪里一定要受惩处呢?你重新担任职务吧 。”石渚说:“不偏爱自己的父亲,不可以叫做孝子,侍奉 君主而违法曲断,不可以叫做忠臣 。您命令赦免我,这是君主的恩惠,不教废弃刑法,这是臣子的操行 。”他不让拿掉刑具,在昭王朝廷上自刎而死 。按照公正的刑 法,违法必定处死,父亲犯法,自己不忍心处以死刑,君主赦免了自己,却不肯接受赦免 。石渚作为臣子,可以说是又忠又孝了 。
上德
原文:
三曰: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 。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 。此神农、黄帝之政也 。以德以义,则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华之高,会稽之险,不能障矣;阖庐之教,孙、吴之兵,不能当矣 。故古之王者,德回乎天地,澹乎四海,东西南北,极日月之所烛 。天覆地载,爱恶不臧 。虚素以公,小民 皆之,其之敌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之谓顺天 。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此之谓顺情 。故古之人,身隐而功著,形息而名彰,说通而化奋,利行乎天下,而民不 识,岂必以严罚厚赏哉?严罚厚赏,此衰世之政也 。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 。”行德三年,而三苗服 。孔子闻之,曰:“通乎德之情,则孟门、太 行不为险矣 。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邮传命 。”周明堂金在其後,有以见先德後武也 。舜其犹此乎!其臧武通於周矣 。晋献公为丽姬远太子 。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 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 。丽姬谓太子曰:“往昔君梦见姜氏 。”太子祠而膳于公,丽姬易之 。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请使人尝之 。”尝人,人死;食狗,狗死 。故诛太子 。太子不肯自释,曰:“君非丽姬,居不安,食不甘 。”遂以剑死 。公子夷吾自屈奔梁 。公子重耳自蒲奔翟 。去翟国卫,卫文公 无礼焉 。过五鹿,如齐,齐桓公死 。去齐之曹,曹共公视其骈胁,使袒而捕池鱼 。去曹过宋,宋襄公加礼焉 。之郑,郑文公不敬,被瞻谏曰:“臣闻贤主不穷穷 。今 晋公子之从者,皆贤者也 。君不礼也,不如杀之 。”郑君不听 。去郑之荆,荆成王慢焉 。去荆之秦,秦缪公入之 。晋既定,兴师攻郑,求被瞻 。被瞻谓郑君曰:“不 若以臣与之 。”郑君曰:“此孤之过也 。”被瞻曰:“杀臣以免国,臣愿之 。”被瞻入晋军,文公将烹之,被瞻据镬而呼曰:“三军之士皆听瞻也:自今以来,无有 忠於其君,忠於其君者将烹 。”文公谢焉,罢师,归之於郑 。且被瞻忠於其君,而君免於晋患也;行义於郑,而见说於文公也 。故义之为利博矣 。墨者钜子孟胜,善 荆之陽城君 。陽城君令守於国,毁璜以为符,曰曰:“符合听之 。”荆王薨,群臣攻吴起,兵於丧所,陽城君与焉 。荆罪之,陽城君走 。荆收其国 。孟胜曰:“受人 之国,与之有符 。今不见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 。”其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死而有益陽城君,死之可矣;无益也,而绝墨者於世,不可 。”孟胜曰:“不然 。吾於陽城君也,非师则友也,非友则臣也 。不死,自今以 来,求严师必不於墨者矣,求贤友必不於墨者矣,求良臣必不於墨者矣 。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 。我将属钜子於宋之田襄子 。田襄子,贤者也,何患墨 者之绝世也?”徐弱曰:“若夫子之言,若请先死以除路 。”还殁头前於孟胜 。因使二人传钜子於田襄子 。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 。三人以致令於田襄子,欲反 死孟胜於荆,田襄子止之曰:“孟子已传钜子於我矣,当听 。”遂反死之 。墨者以为不听钜子不察 。严罚厚赏,不足以致此 。今世之言治,多以严罚厚赏,此上世之 若客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