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坚持“公益性原则”,但赚钱仍是许多此类项目的主要目的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曾说过:90%以上的合作项目都是二三流大学用来挣钱的 。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入学分数门槛较低,但财力门槛不低 。此类项目每年的学费通常都是五位数,而普通公立高校一年的学费则在5,000元左右 。
卖文凭:发一份文凭一万元美元
一些“只认钱”的合作项目沦为名副其实的“文凭工厂”,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专业,有的根本没有实质引进国外教材和师资,国外高校仅派一两名老师前来授课,遑论引进国外高校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治理经验 。宁波诺丁汉大学理事长徐亚芬说,她曾遇到过国外学校直言不讳地表示可以“卖文凭”,每发一份该校文凭收费近一万美元 。
质量差:鱼龙混杂、名不副实
不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以“2+2”、“3+1”等方式开展,即先在国内读两三年,再出国读一两年 。但在这些项目的国内学习阶段,重点往往变成了外语课程,以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外语考试获得“走出去”的资格,专业课程却相当薄弱 。更有甚者,某些公司只是批着名校的外衣、借了几间教室在招揽生意 。
名校少:中国二三本大学是主体
教育部核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名单中,无论中方还是外方,大部分合作者都并非一流大学 。这一点在本科阶段的合作办学中尤为明显,北大、清华和哈佛、剑桥等名校都没有开展合作办学项目 。有的合作颇为坎坷,因为合作双方在师资招聘、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存在分歧 。
被同化:中国应试教育渗透到国外大学
现有的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往往变成了国内大学“同化”国外大学,而不是人们期待的被国外大学“同化” 。西方大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辐射作用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大学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正反两方面经验并没有真正影响到作为合作一方的国内大学,反倒是中国式的应试教育正渗透到合办的大学中,考级、考证也同样受到追捧 。
中外合作办学名副其实的为钱而生的畸形儿,建学之初就与教育背道而驰,上中外合资大学的学生大部分也都是家里有钱,为也就是是骗一张文凭而已,这类学校在某种意义上专为中国的“骄子”而生 。
值!
不要把目光纸看到那些垃圾二本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随便说几个,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之类怎么样?自己查一下各省的录取分数线 。退一步,各省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里的合作办学,如大连交大的合作办学,天津师大的合作办学,哪一个是有个高考成绩就能上的?请赐教!我比较过,他们合作办学的录取线也就比正常专业的低10来分 。同样是需要考生努力学习才可以的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考生有这样的意愿,为什么不值呢?
不值,真有钱去国外,别再这种专业混 。我在中德合作专业待三年,学校招生各种欺骗,学的东西没用 。总之一句话,本科阶段出去划不来 。先拿国内学位,出去读研,或者高中阶段申请学校,读本科 。中外合作非双一流学校别报,普通学校各种屈辱条件,让学生承担风险 。
【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几十万拿个本科学位值得吗?你怎么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值与不值不能一概而论,一是说不值的以为这种大学就是花钱买文凭,其实国内现在很多985大学与国外名校合作办学的项目质量还是很高的,而且很多采用的国外的博雅教育,国外大学的优质师资力量,基本采用全英教学 。再说收分可并不低,看看优质的合作办学项目基本达到211水平,甚至有些达到985水平,所以生源质量相当好 。二是自身财力问题,几十万对于不同地区的家庭,不同收入的家庭意义是不同的 。三是家长的观念不同,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受益者,深知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而有些家长则认为上学无用论,认为有钱也不应该投入这么大在学业上 。所以值与不值见仁见智,教育多元化没什么不好 。
- 一个人好烦怎么办?
- 孩子上幼儿园一吃饭就哭怎么办
- 苹果平板电脑网速慢怎么办
- 全自动洗衣机程序乱了怎么办
- 华为手机开不了机怎么办
- 面试了两个公司,自己感觉两个公司都不太理想,心好烦怎么办?
- 微信收藏空间不足怎么办,不想删除文件 微信收藏空间不足怎么办
- 乙肝转脂肪肝肝硬化怎么办
- 凹字型办公楼风水 凹字型房子风水怎么解
- 值机是什么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