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村都有哪些说法?

过了白露,秋老虎就没那么强势了 。
但白天还很热,晚上转凉快 。
农村有句谚语这么说一一
“过了白露节,夜凉白天热” 。
小时候听老辈人说过不少俗话:
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 。
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
白露无雨,寒露风迟 。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
白露不露,长衣长裤 。
诗经里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还有诗歌说的是:
白露有雨霜降早,秋分有雨收成好 。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 。
露里走,霜里逃,感冒咳嗽自家熬 。
民间还有说法,“白露”前后出现绵绵秋雨,谓之“烂白露”;同时,还有“白露下雨,整个秋天都会下雨;白露出太阳,整个秋天都秋高气爽”等说法 。对此,气象专家都表示,“烂白露”这一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决定天气的最终因素还是大气环流 。
白露正当仲秋季节,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颜色较春天更艳,此时天高云淡 。气爽风凉,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节 。
白露实际上表现天气已经转凉 。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于九月七日至九日交节,这时候夏天的酷暑逐渐地消失,天地之间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天气渐渐地变凉,于是空气的水蒸汽在夜间冷空气的作用下,到清晨太阳出来温度上升时会形成露水并日渐加重,在草叶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细小的水珠,这就是白露 。到了白露才算是真正进入秋天了,基本上结束了暑天的闷热,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这时候早晚的温差较大,人们会感觉到凉爽甚至早晚会有丝丝寒意 。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 。
鉴于这种气候特点,农村中就流传有很多的俗语提示人们要注意保健,以防止身体被阴邪浸入而患疾 。
白露时节是孟秋结束,中秋的开始,由于离传统佳节中秋节很近,所以常常被忽视 。白露时节,农村有“白露水,恶过鬼”和“喝过白露水,蚊子闭了口”的说法,下面就给朋友们聊一聊 。
白露之后气温由暑转凉,凉气已彻底地胜利 。由于早晚温度低,已经能凝结出晶莹闪烁的露珠 。昼夜大的温差,对人体的健康是一个适应与考验 。人们常说白露水,恶过鬼,毒死人,实则说的是白露时节的阴凉 。

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村都有哪些说法?

文章插图
白露水,在白露节的当天会被许多人收藏,用以治疗百病,悠闲地南京人还有喝白露茶的习惯,那么,为什么人们还称它能毒死人呢?
气候的逆转交接之际,人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发生问题,因而称“白露水,毒死人”,强调的是凉气对人体的影响 。可是这个时候,蚊子真的就闭嘴了吗?
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村都有哪些说法?

文章插图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蚊子的习性 。别看蚊子坏得很,它的基因却非常强大,不光骁勇善咬,更厉害的是强壮的繁殖能力 。雌蚊一生只需要一次交配,便可以一个月内产卵四五次,每次几百枚 。蚊子喜欢炎热,惧怕寒冷,在气温10℃会降低生命活动,白露后,气温降低,蚊子的活动也慢慢迟缓了 。说蚊子闭了嘴,主要对比六月七月的时候,不再那么频繁和活跃,更多的是一种希望和期盼而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