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气味芳香,我们通常用它来辟邪,但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作为一味中药有着神奇的功效 。
《神农本草经》记载,“(石菖蒲)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
《本草从新》中说,“(石菖蒲)祛湿除风,逐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
中医认为石菖蒲可以开窍醒神,宁心安神,化湿和胃 。
1、可以用来治疗闭证,就是说可以用来治疗痰湿蒙蔽清窍导致的神昏 。癫痫因为痰浊闭阻发病就可以用石菖蒲 。
2、可以用来治疗心神不宁证 。可以用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心神不宁,失眠,健忘,多梦 。
3、可以用来治疗痰湿中阻证和湿热泻痢 。因为石菖蒲可以芳香化湿,开胃 。如果因为湿邪中阻导致的腹胀、疼痛,以及湿热痢疾 。
西医认为,石菖蒲含有挥发油,有镇静、降温平喘的作用 。石菖蒲水煎剂有抑制肠管平滑肌痉挛、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 。高浓度出液的时候可以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所有菖蒲的共同功效是通窍除痰、醒神健脑、去湿开胃,都有治疗神昏、癫痫、健忘耳聋、脘痞满闷不饥、噤囗下痢的作用 。
菖蒲从科属的不同分析:石菖蒲、鲜菖蒲、水菖蒲、建菖蒲、藏菖蒲这五个都是天南星科,功效基本一样,可以混用,主要用于通窍除痰、醒神健脑、去湿开胃;九节菖蒲为毛莨科,除了开窍化痰、醒脾安神,更主要用于热病神昏、癫痫、耳鸣耳聋、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外用可以治疗痈疽疮癣 。
菖蒲种类较多,功效也有差别,而且九节菖蒲有毒,不能和前五种混用 。
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解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 。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 。根茎常作药用 。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有时为挺水生长) 。花果期2-6月 。
功能主治:多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理气,活血,散风,去湿 。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
生长习性:喜阴湿环境,在郁密度较大的树下也能生长;但不耐阳光暴晒,否则叶片会变黄 。不耐干旱 。稍耐寒,在长江流域可露地生长 。常见于海拔20-2600米的密林下,生长于溪旁石上 。
地理分布:产黄河以南各省区 。印度东北部至泰国北部也有 。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芳香,粗2-5毫米,外部淡褐色,节间长3-5毫米,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 。叶无柄,叶片薄,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毫米,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渐狭,脱落;叶片暗绿色,线形,长20-30(50)厘米,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宽7-13毫米,先端渐狭,无中肋,平行脉多数,稍隆起 。
花序柄腋生,长4-15厘米,三棱形 。叶状佛焰苞长13-25厘米,为肉穗花序长的2-5倍或更长,稀近等长;肉穗花序圆柱状,长(2.5)4-6.5(8.5)厘米,粗4-7毫米,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 。花白色 。
成熟果序长7-8厘米,直径可达1厘米 。幼果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 。花果期2-6月 。
辟邪去病
民间认为菖蒲有辟邪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菖蒲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 。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 。
- 世界上有哪些长得恐怖的生物?
- 旅游的好去处 十一月旅游好去处
- 来一首思念情人的诗 形容思念情人的诗句
- 如何科学地解释类似“鬼压床”的行为事件?
- 腰拉伸的正确方法
- 高新供电中心:一个电力工人的保电日志 供电所工作日志记录
- 十大适合宝妈做的工作
- 怎么看微信好友的朋友圈
- 南宁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
- 结合《纲要(2012年修订》,能否说说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