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全文及译文及讲解 中庸全文及讲解( 四 )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 。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 。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 。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 。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 。《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 。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 。’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
第十八章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zuǎn)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róng)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
孔子说“没有忧虑的人,大概只有文王吧!王季是他的父亲,武王是他的儿子 。父亲开创基业在前,儿子又继承他完成大业在后 。武王继承了太王、王季和文王的事业,一战而灭掉了殷商,取得了天下 。他没有失掉显扬天下的美名,成为尊贵的天子,拥有四海之内的疆土 。社稷宗庙奉祀他,子子孙孙保周朝王业 。武王在晚年才受天命为天子,周公完成了文王、武王的德行和事业,把太王和王季都追尊为王,用天子的礼仪去奉祀数代以上的祖先 。这种礼仪一直贯彻到诸候、大夫以至士和庶人 。假如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下葬他父亲时就用大夫的礼节,而祭祀他父亲时得得用士的礼节 。假如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下葬他父亲时就用士的礼节,而祭祀他父亲时就得用大夫的礼节 。为期一年的丧礼,只适用到大夫为止 。为期三年的丧礼,一直适用到天子为止 。父母的丧礼,没有贵贱的分别,都是一样的 。”
清天津革文魁精刻本《四书集注》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
孔子说:“武王、周公,他们可以算达到了孝的最高标准了吧!孝的标准,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意志,和善于完成先人的事业 。在四季祭祀时期,要整修祖庙,陈列祭器,摆设祖先遗留下来的衣裳,进献时鲜食品 。
宗庙的礼仪,是用来排定昭、穆的次序的 。排定爵位次序,是用来分辨贵贱的 。排定祭祀时各种执事的次序,是用来分辨贤能的高低 。当众人相敬饮酒的时候,位卑年幼的向尊长敬酒,就是使礼仪贯彻到地位低下的人身上 。根据头发的黑白颜色决定宴席的座次,是使老老小小秩序井然 。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明乎郊社之礼,禘(dì)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各人站在排定的位置上,行使祭祀的礼节,奏起祭祀的音乐,对于所应尊敬的祖先加以尊敬,对于所应亲爱的祖先加以亲爱,奉侍死亡的祖先像他生时一样,奉侍已不存在了的祖先像他还存在时一样 。这就是孝的最高标准 。郊、社的祭礼,是用来奉侍上帝的 。宗庙的祭礼,是用祭祀祖先的 。明白了郊、社的祭礼和褅(dì)、尝的意义,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像看着自己手掌上的东西那样明白容易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