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们成为自己( 二 )


现在 , 胡月终于可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 穿着短裙短裤、秀出“小钢腿” , 享受滑板上的自由与微风 , 沉浸于极限运动的刺激和乐趣 。

闪光开朗的滑板少女胡月
不少残友看到胡月的视频后 , 纷纷给她私信 , “好羡慕你 , 我什么时候能够像你一样接受真实的自己 。 ”
“你也可以” , 胡月耐心地一一回复 , 她对他们感同身受 , 总是鼓励残友大胆迈出第一步 , “在没有尝试过之前 , 别着急否定自己” 。
“我不想让人同情 , 也不希望获得什么特殊对待 。 我想告诉大家 , 也告诉残障朋友 , 我们能行 。 ”对于视频引发的关注 , 对于外界的喧嚣 , 胡月已全不在意 , 她只希望能自在地展示自我享受生活 , 绽放真实的自己 。
叶梓颐:追逐极光与星光
多年以后 , 叶梓颐回忆 , 也是在25岁时 , 做出了改变人生轨迹的那个决定 。
那时她正在新加坡知名广告公司担任创意顾问 。 原来的人生规划、职业发展清晰可见 , 从白领成长为金领 , 职级薪水节节攀升 , 结婚生子退休老去 。
但骨子里 , 另一个叶梓颐却在抗议 。
她想前往北极 , 亲眼目睹并拍摄罕见的日全食 。 自从15岁那年被流星“击中” , 她就为星空着了迷——从教室走回宿舍的途中 , 黑漆漆的路突然被点亮 , 不经意地抬头时 , 一颗流星正划破天际 。 这在叶梓颐心里种下好奇的种子 。 她加入学校天文小组 , 去北京天文馆做志愿者 , 成为星空摄影业余爱好者 。 星星在哪里 , 奇观在哪里 , 她就想去哪里 。
按部就班地过完一生 , 真的就是自己想要的吗?
没犹豫太久 , 也没和家人商量 , 叶梓颐做了一个决定:放弃可观的收入和稳定的职业发展 , 成为一名“捕捉”星空的专职摄影师 , 也从此开启了风餐露宿、充满未知的另一种人生 。
“好的机位都在糟糕的地方” , 叶梓颐调侃 , 拍摄星河灿烂并不意味着有枕星入眠的浪漫 , 而很可能与牛粪堆、沼泽地为伍 , 被各种生物造访 , 被各种意外打断 。
2015年 , 在纳木措拍摄银河星系 , 在暴雨来袭前 , 叶梓颐一心想拍下闪电连接银河的奇景 。 可就在她按下快门的瞬间 , 雨雪冰雹噼里啪啦地从天而降 , 叶梓颐被砸晕倒地 。 可与死神擦肩而过后 , 她醒来的第一句话却是拿着相机对旁人“炫耀”:“我拍的银河好看吧!”
哪怕途中危机四伏 , 叶梓颐依旧笃定 , “追逐极光和星空的道路从不好走 , 但大自然的壮丽在那 , 就是我不断鼓起更多勇气、一次次出发的理由” 。

“巡天者”叶梓颐
成为星空摄影师不易 , 这不仅意味着她每次得扛着几乎与体重相当的行李和摄影器材四处奔波 , 还不得不面对社会对于女性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规训 。
2016年 , 她获得了TWAN“地球与天空”摄影大赛“夜空之美”组冠军 。 2017年3月 , 为了等一场完美的日出日落和满天星空 , 叶梓颐在乌尤尼盐沼里泡了整整6天 。 正是在这里拍摄的《发光的乌尤尼盐沼》 , 登上了NASA APOD天文每日一图 。
叶梓颐的出现 , 打破了行业的桎梏与社会的偏见 。 如今 , 叶梓颐已跨入而立之年 , 还在不断“追星” 。 她说自己最大的骄傲在于忠于内心 , 用爱好养活自己 , 以一种少有人选择的方式实现自我绽放 。 “虽然我自己仍然在未知中挣扎着 , 有困惑、焦虑、不安 , 但我仍不放弃生命的更多可能 。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 并让它有价值” 。
谭婷:把正义带到无声的角落
2022年 , 中国首位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聋人律师谭婷 , 也迎来她的30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