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不是2010年机缘巧合踏入公益领域 , 龚祎称自己可能也就按部就班地做着财务工作 , 直至退休 。
那年 , 她36岁 , 选择去读MBA——打破一眼看得到底的生活 , 也借机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 写毕业论文时 , 她因为既对项目管理感兴趣 , 又结合对国内公益慈善的好奇 , 向壹基金投去一封简历 。
不久 , 她收到壹基金的入职邀请 。 一开始 , 龚祎就碰上玉树地震 , 忙得团团转 。 但从早期提供应急物资 , 后期参与灾后重建 , 当看到坍塌的村庄重回生机 , 感受到消极的人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 龚祎收获了从未有过的价值感 。
2014年 , 一场突如其来的眼疾 , 让忙碌的脚步慢下来 。 她患上白内障 , 这让本已因高度近视模糊的视界 , 更雪上加霜 。
生活的变故 , 让龚祎很是触动 。 她慢下来 , 静静反思:我到底要过一个怎样的人生?透支身体去帮助他人 , 是不是最好的方式?随着国内赈灾重建体系逐渐成熟 , 未来 , 如何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手术前一晚 , 龚祎一个人在医院里发呆 。 脑海中 , 突然就冒出一个个戴着厚厚镜片的孩子的脸 。 在那些面庞里 , 她似乎看到小时候面对视力下降茫然失措的自己 。 手术后 , 龚祎重见光明 。 当再次看到清晰的世界时 , 她心里一动 , 我为什么不能也变成一道光 , 驱散孩子们眼前的“迷雾”?
或是冥冥中命运的召唤 , 这时 , 一个民间发起的视力健康公益项目“看见爱”找到龚祎 , 向她伸出橄榄枝 。
龚祎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 成为项目负责人 。 她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做一个儿童眼健康相关的公益项目 , 让孩子们有一个清晰光明的未来 。
龚祎在给孩子们上课
从2015年起 , 龚祎通过专业课程开发、教学活动与社会倡导 , 呼吁关注9岁以下儿童视力健康、预防近视 。 运用MBA学习时的系统思维 , 基于此前公益慈善项目管理的经验 , 她将原来局限于物资捐赠的“看见爱” , 做了重新设计——加入互动性的用眼健康教育内容 , 吸引多方参与者化身“护眼侠” , 并通过专业的流程把控和效果评估 , 将驱散迷雾的“光”不断放大——7年来 , “看见爱”已经在全国17个省市培训超过一万五千名讲师 , 守护二十余万孩子的清晰视界 。
尽管在这个日益电子化数字化的社会洪流里 , 守护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任重道远 , 但如今已是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理事长的龚祎 , 很庆幸自己当初做的那个决定 。
它就像一道光 , 唤醒了自己 , 让自己得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个人价值 。 它创造链接 , 让内向的自己得以舒展 。 更重要的是 , 它让一直沉默的自己 , 开始坦荡表达 。 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 , 并为此勇敢追寻 , 就是最美的绽放 。
(结语)
作家星野道夫曾写道 , “人的一生 , 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 , 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
胡月、叶梓颐、谭婷与龚祎 , 还有许许多多普通但不凡的女性 , 她们或许是医生、是工程师、是消防员 , 常年往返于家庭和工位 , 奔波于工厂车间 , 沉浸在研究创新中……每一份走向自己的跋涉 , 每一份探索生活的勇敢 , 每一份与众不同的绽放 , 都在重塑女性的力量 , 一样的 , 不一样的 。
女性将创造和讲述越来越多不同的、但同样值得尊重的、走向更“遥远”之地的选择与故事 , 而这些在人生轨迹上活出自我的微小力量 , 最终汇聚成点亮他人的璀璨星光 。
正如更懂女性的中国汽车品牌欧拉提出的“每种绽放都有力量”主题 , 记录普通但不凡的女性力量 , 并为之赞美 。 因为它始终倡导为女性喝彩的态度——花开时刻固然光彩 , 而每一个奔赴的瞬间 , 同样别具美感 。
- 情人节送什么比较好?
- 白羊座会复合吗
- 农村山地边,小沟边,一种身上带刺,当地人叫芽芽泡的植物,能吃吗?
- 怎样在当当网买书 当当网上购书网站
- 当遭遇癌症,患者与家属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 初生婴儿打嗝怎么处理
- 新手怎样打好方向盘
- 活好当下经典语录
- 潮汕美食攻略南澳
- 当爱情走到了尽头,是回头,还是继续的纠缠下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