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们成为自己


当她们成为自己


文章图片


当她们成为自己


文章图片


当她们成为自己


文章图片



?女性将创造和讲述越来越多不同的 , 但同样值得尊重的、走向更“遥远”之地的选择与故事 , 而这些在人生轨迹上活出自我的微小力量 , 最终汇聚成点亮他人的璀璨星光 。
从家门口到学校 , 从内陆到沿海 , 从南极到北极 , “遥远” , 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它潜伏在人生的路上 , 随着个体的成长 , 逐渐被扩充延长 。 从前 , 小女孩会因为学习骑行摔倒而哭泣 , 后来她不仅不怕摔倒 , 还乐于体验那些可以让她不断挑战自我的第一次和每一次 。 “遥远”的另一面 , 不是因惧路长停止前行 , 而是勇敢跋涉生生不息 。
过去 , 女性的一生中 , 多数只有不到一扇门的距离可走 。 如今 , 选择继续前行 , 走出家门、走入自然、走近自己 , 已成为每一位女性人生列单中的可选项 。 行走 , 也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无可及的概念 , 它化成了脚下的滑板、肩上的相机 , 手里的简历和眼中的希望 , 女性早在抵达的路上 。
胡月:拥抱真实的自己
一秒钟前 , 她是长发飘飘的邻家少女;一秒钟后 , 她又化身为一袭黑衣、脚踏蓝光的朋克“战士” 。 7月 , 一段自信地秀出闪光义肢的变身视频 , 让26岁的成都女孩胡月 , 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闪光少女” 。
“太酷了!”“自信的姑娘!”网友们纷纷评论点赞 。 可胡月知道 , 从小心翼翼到自信闪光 , 自己花了许多年 。
2008年汶川地震 , 12岁的胡月因伤势严重 , 左腿不得不截肢 。 回想起地震一瞬许多同学都不幸离世 , 劫后余生的胡月决定 , “截肢吧 , 不管怎样 , 我想活下来” 。
失去左腿 , 最初并未挫伤乐观的胡月 。 从小就爱冒险、爬树的她 , 心想这不过比以前的骨折脱臼严重一些 , 穿上假肢 , 自己依然可以走路、跑跳、甚至在父母同学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学会了滑板 。
真正感觉受伤 , 来自一次医院复诊时旁人的异样目光 。 刚步入青春期的胡月 , 一下子敏感起来 , “如果我把假肢露出来 , 会不会又招来别人的同情或议论” 。 于是 , 在最爱美的年纪 , 她一年四季都用长裤把假肢遮挡起来 , 只能偷偷羡慕能穿漂亮裙子的同龄女孩 。
直到今年3月 , 即使是相处十多年的朋友同学 , 大多也不知道胡月的秘密 。 在他们眼里 , 胡月阳光、乐观、风趣 , 玩得一手好滑板 , 攀岩、跳伞也不在话下 。 所以 , 当胡月在社交平台自曝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彩排时 , 朋友圈一时炸开了锅 。
胡月坦言 , 这是刚收获的勇气 。 彩排时 , 她结识了很多同样截肢的朋友 。 而他们对于有缺憾的身体 , 早就泰然处之 , 实现了“穿衣自由” 。
回到成都后 , 胡月尝试和自己和解 。 假肢不好看?那就拆掉粗糙的海绵包装 , 裸露出坚硬的骨架 。 有点单调?就联合工艺设计专业的朋友 , 给小钢腿装上亮闪闪的饰品和灯带 。
胡月至今还记得迈出第一步的忐忑 。 面对路上很多人投来的目光 , 她忍不住地想退缩 , 心想会不会又招来同情或议论 。 不料去地铁站的路上 , 一个小孩儿冲她一笑 , “好酷” 。
胡月瞬间释然 。 当守护了14年的“秘密”公之于众 , 迎接自己的 , 原来不是同情与非议 , 而是钦佩与赞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