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在古代,随着各个宗教传入中国,人们对于宗教信仰自由,有权利选择自己信仰的宗教 。摩尼教曾被广为传播的一个宗教,有着非常鼎盛的时期 。那么在摩尼教文化中,摩尼教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l)所创立的一个宗教 。摩尼在波斯传教时,与当时的国教琐罗亚斯德教相对抗,结果被国王巴拉姆一世处死,并禁止国人信奉摩尼教 。从此,摩尼教徒闻风而逃,将教义传向各地,使摩尼教成为流行于伊朗、叙利亚、埃及、巴勒斯坦和北非、欧洲、小亚细亚、中亚细亚地区,以及中国内地的重要的世界性宗教 。它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对此没有进行过探讨,因为人们不知道曾流行于中国的所谓“摩尼”、“明教”就是源自波斯的摩尼教 。并且,由于摩尼教资料的缺乏,人们不仅对摩尼教本身不甚了了,更无遑论及中国有无摩尼教问题了 。直到本世纪初,中国新疆吐鲁番和甘肃敦煌发现了大量摩尼教文物后,才开辟了摩尼教研究的新天地,关于摩尼教传入中国的时代问题也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 。
在1909年,我国学者蒋斧在其所著的《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略》一文中,根据宋代宋敏求《长安志》的一段记载推论摩尼教在周隋之际传入了中国 。《长安志》卷十说:“怀远坊东南隅大云经寺,本名光明寺,隋开皇四年,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 。时有延兴寺僧昙延,因隋文赐以蜡烛,自然发焰,隋文奇之,将改所住寺为光明寺 。昙延请更立寺以广其教,时此寺未制名,因以名焉 。武太后初,此寺沙门宣政进《大云经》,经中有女主之,因改为大云经寺,遂令天下每州置一大云经寺 。”蒋斧据此指出这大云寺就是摩尼寺 。
清末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根据《长安志》的这段记载,并结合敦煌残卷《老子化胡经》等材料支持了上述说法,他肯定地说:摩尼教“隋文时已入中土,绝非唐代乃入也” 。众所周知,摩尼教的中心教义是二宗三际说,二宗指光明和黑暗,亦即善和恶,三际是指初际、中际和后际,即过去、现在和将来 。明暗系指世界的二个本原,三际是说世界在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令人惊奇的是在《老子化胡经》中也明确地提到了摩尼和二宗三际,它与中国的摩尼教史实有何关系呢?中外学者纷纷进行了考释 。罗振玉首先认定这是我国“晋代已有摩尼之证”,而“《化胡经》之作,专为倡导摩尼教而设” 。也就是说,罗振玉将摩尼教传入中国的时代提前到晋代,对于他的这番考证,陈垣先生谪之为“失考之甚”,因“摩尼之卒,亦在西晋初年,其教断不能流行于中国如是之速也” 。
但对上述看法,也有人表示了赞同 。中外关系史专家张星烺先生在1930年出版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指出:“蒋氏之说,不为无因”,因为“祆教后魏时已入中国 。景教、回教皆以唐太宗时入中国 。何摩尼教迟至唐武后时始入中国耶?”
在中国现代学者中,研究摩尼教传入中国的最有影响的早期著作是陈垣在1923年4月发表在《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二号上的《摩尼教入中国考》 。他认为摩尼曾亲至中国传教的说法是不可信的,摩尼教始通中国“莫先于《佛祖统纪》所载之唐武后延载元年” 。宋代释志磐的《佛祖统纪》卷三九云:“延载元年??波斯国人拂多诞(原注:西海大秦国人)持《二宗经》伪教来朝” 。延载元年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即公元694年 。拂多诞是摩尼教中僧侣的一种职名,由此而知晓摩尼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并指出:“中国摩尼教,始来自波斯,继来自吐火罗,不满四十年而遭禁断”,汉文中的“摩尼”之名最早见之于《通典》卷四十注 。
- 东巴教最重要的祭祀仪式:祈寿
- 火鸡养殖前景
- 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一生
- 天主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 别有一番景色的草庵摩尼教遗址
- 摩尼教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 摩尼教的七戒三封分别是什么
- 详解摩尼教在中国的传播
- 未来赛车手
- 达摩祖师是什么佛,达摩祖师是释迦摩尼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