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和《资治通鉴》哪一部更值得学习阅读?( 五 )


我写过《资治通鉴隐含的领导大局观及应用》,头条文,可自行搜索,阅后应该对《资治通鉴》的阅读学习有些帮助 。
以上是个人粗浅看法 。
欢迎交流,互相学习 。
《古文观止》和《资质通鉴》哪一部更值得学习阅读?
你好!我是文学爱好者,文化研究者敦煌 。如果单从学习方面来讲,我觉得两本书都是值得推崇学习的 。下面我来介绍这两本书 。
《古文观止》
内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1.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2. —《留侯论》(作者:苏轼)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3. —《师说》(作者:韩愈)
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直观了解《古文观止》这本文言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为人处世准则、人生哲理、历史启蒙的各类名家名言,所以不失是作为人生信条的一本好书 。
《资治通鉴》
有人说《资治通鉴》是一本帝王书,毛泽东也极为推崇 。历史上千古名将英雄和朝代迭更的历史借鉴,盖智谋、兵法、心理、做人、处世的准世之道 。
内容:
《资治通鉴》讲唐太宗用人之道: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样,要能扬长弃短,量才而用 。
讲处事智慧,从范蠡和文种的故事中剖析出:
“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做事要晓利害,知进退,不要被利益冲昏头脑 。讲个人德行,需一诺千金: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大丈夫许诺答应了别人,无论怎样都不会更改 。
战国时代孙膑与庞涓的马陵之战,东汉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东晋的淝水之战……
所以我觉得《古文观止》和《资治通鉴》都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知史明鉴知兴衰,都值得我们好好去推敲学习 。
@敦煌煮文
对普通人来说当然是《古文观止》必读啦 。此书如能通读一遍,精读一遍(做点旁注)的话,从初中语文的古文到大学古文学专业的学习都会轻松无比 。许多有趣的古典历史故事和成语典故都在书中出现 。尤其用古文撰写读来更觉言简意赅,趣味盎然 。相比《古文观止》,《资治通鉴》是一本巨部头编年体史书 。故名思义,有利于统治者吏治/的通用理论巨述 。我们普罗大众就免了 。
古文观止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资治通鑑可以知道历代历朝的利敝得失,充分了解历史,树立正确之历史观,以古鑑今 。两部书各有特色,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两部书都值得品读学习 。
首先,要搞清楚读的人是谁?如果是上学的孩子,学校功课很紧张,还要中考和高考,那肯定只能读《古文观止》了 。因为,《古文观止》只有222篇文章,篇幅小,有可能读完 。另外,《古文观止》都是类似于“800字”考试体作文一样的议论文,这些文章有完整的架构,即开头、中间、结尾,或论点、论据、总结 。学生读这些文章,显然能帮助他们写议论文 。
如果是不需要考试的成年人,仅仅只是在工作之余读一读,希望能从书中得到一些人生启迪,那肯定是读《资治通鉴》了 。因为,《资治通鉴》写了一千多年的历史,王侯将相,人来人往,一些人成功了,一些人失败了,他们都有哪些得失,有哪些经验教训,大可以资借鉴 。诸多版本中,元代胡三省注,中华书局的中华国学文库版,简体横排,极好的版本,值得大家拥有 。比如,胡三省在“章邯狐疑”下注:狐性多疑,每渡河,听冰,且听且渡;故以喻人之怀疑不决者 。你看到这样的注,是不是觉得比原文还好看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