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话说“处暑禾田连夜变”:处暑的含义是什么?( 二 )


处暑节气后早晚的天气会变得凉爽怡人,短袖袄在中午穿还可以,在晚上有些穿不住了,需要穿长袖衣裤,特别有腰疼腿疼陈年老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夏天盖的小凉被这时候要考虑换成厚一些的被子,避免昼夜温差过大引起感冒 。
农村俗话说的“处暑禾苗连夜变”说的因日夜温差增大,北方丰沛的降水来助阵,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加快,体内的营养物质这时也快速累积,这是决定是秋季庄稼否丰收的最后一个时间段,因而也是比较关键的 。
在我们当地胶东半岛农村,以主要种植农作物中的玉米为例,春玉米已经抽穗长棒,这个时间段昼夜温差加大,不光生长速度快,玉米籽粒的饱满度也变化明显 。
小时候经常跟着父母到山里干活,在处暑节气前,父亲这个种了一辈子的老农民,这时候会到地里随机选择一棒春玉米,轻轻剥开外面的苞皮,你会发现玉米棒子虽然已经结满了粒,但籽粒还是瘪的,不饱满,当处暑后的三五天,您再去地里看看,还是同样的那棒玉米,籽粒明显变硬,并且饱满有光泽 。父亲总是以此为依据,来判断秋季玉米是否丰收 。如果雨水不及时,也会赶紧浇水增加水分补充,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加速生长 。
夏季播玉米这时也己经拔节长高,处暑前后正是抽穗吐缨的时刻,这生长速度可以说肉眼可见,几天的间隔时间,您到地里转转看看,原本是人头高的玉米秸秆,己经长到两米多,需要抬头来仰望的高度,原本刚刚结穗的小青玉米棒子,也长成大玉米棒子 。
总之,农村俗话说“处暑禾苗连夜变”,指的是处暑节气昼夜温差加大,地里的庄稼生长速度加快,给人的感觉好像一夜间就接近成熟了 。这是老百姓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处暑节气的庄稼,生长速度快,因而才有“连夜变”的感觉 。
处暑是24节气之一,是处于立秋之后的一个秋天节气 。处暑在我们这里就是“出暑”的意思,意味着暑热的天要结束了 。按照官方的解释,“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就是暑天终止了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会在这一天结束 。
俗话说年龄不饶人,节气不饶人 。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的特点,属于自然轮回,任何人为干扰都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就是说人类一定要尊从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和节气变换,按照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来从事农业活动 。
“处暑高粱遍地红”,“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棉田见新花,及时采摘善收贮”,“农村节令到处暑,早秋作物陆续熟”,“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这些农村谚语说的都是处暑节气农田里的庄稼成熟了,颜色都变了 。高粱红了,谷黍黄了,棉花白了 。到处是一派收获的景象 。
处暑禾田连夜变,正好表明了节气变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作物生长是需要足够积温的 。处暑节气到了,天气就逐渐凉下来了,农作物灌浆就受到了抑制,逐渐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停止生长 。
明天8月22日,就是2020年的处暑节气了,但愿全国各地都能正常地“处暑禾田连夜变”,有一个秋天的好收成 。
农村俗话说:"处暑禾苗日夜长",处暑含义是什么?今天8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处暑"之意就是还处于高温酷暑季节,而早晚温度略有下降,也还会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秋后还有秋老虎,秋后一伏热死人,指的就是"处暑" 。处暑禾苗日夜长,意思是说,在夏季过去秋季到来之季,田间水稻进入扬花抽穗期,棉花也进入了结桃期 。农谚说:"处暑稻谷黄,棉老吐絮畅",再过半个月"白露"可以收割稻谷采摘棉花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