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了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
明时:指汉章帝的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
37.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机:“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 。《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 。《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3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当益壮: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是充足 。《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坠:坠落,引申为“放弃” 。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
39.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 。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 。《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
40.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 。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41.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 。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 。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间的事情,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 。《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 。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
4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 。古时候的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 。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
4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终军:根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 。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
等:相同,用作动词 。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
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后因战功受封 。
4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簪笏:冠簪、手版 。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
百龄:百年,犹“一生” 。
奉晨昏:侍奉父母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
45.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优秀子弟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 。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 。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
- 南辕北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
- 世说新语小故事翻译及原文 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
- 爱情诗句经典 歌颂爱情的诗句现代
- 王实甫西厢记原文全文 王实甫西厢记简介
- 苏轼的留侯论全文及翻译 留侯论原文及翻译
- 相信未来意象含义及思想 相信未来原文赏析
- 《游子吟》的古诗
- 道德经最好的译文 老子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 触龙说赵太后文言知识整理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翻译注释
- 孔子见齐景公道理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