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道教是从日本的原始宗教发展而来,期初并没有具体的教派名称,后因佛教的传入为了区别神道与佛教而命名为神道教 。在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教徒十分反对佛教,也曾出现过废佛的运动 。下面就让我们认真分析神道教文化究竟和佛教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吧 。
日本进入镰仓幕府时期(1192~1333)以后,确立了以封建领主经济为基础的武士统治体制 。宗教界旧有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真言宗等日见衰微,而新成立的净土宗、真宗、日莲宗以及新从中国传入的临济宗、曹洞宗正在迅速传播,在神道界也出现了反对佛教的神道学派,其中影响大的有:
1、伊势神道 。14世纪由伊势神宫外宫祠官度会行忠、度会常昌等创立,故亦称外宫神道或度会神道 。否认本地垂迹说,提出系统的以神道为主体,以儒、佛、道为从属的神道理论 。认为宇宙的本原神是国常立尊,其创造万物的神妙作用称做天御中主神,二神共为一体 。
宇宙本原神具有五行之首的水德,而伊势外宫所奉的丰受大神是水神和食物神,与天御中主神也是同体;伊势内宫所奉的天照大神是日神,具有火德,与丰受大神互相依存;并强调神皇一体思想,认为“大日本者,神胤也 。……神者君之内证,垂慈悲而同尘;君者神之外用,昭俭约而治国” 。他们还注重封建道德的宣传 。主要文献是《神道五部书》 。
2、吉田神道 。由室町时期文明年间(1469~1487)京都吉田神社的祠官吉田(祖姓卜部)兼俱创立,也称卜部神道、唯一神道(谓日本自古唯有神道,“纯一无杂”) 。反对“佛主神从”的神道学说,认为宇宙的根本神是太元尊神,《日本书纪》中称之为国常立尊,它是万物的本体;不是神为佛的化身,而是佛为神的化身 。
神道是安人心,防鬼神之道;人心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个机能,人身有生、长、病、老、死五种机能,而要使这些机能表现正常,就应作“内外清净”的修行 。自称所创神道是无本宗源神道、大日该国固有之神道 。主要文献是《神道大意》、《唯一神道名法要集》 。
佛教初传入日本时,神道教信徒甚为反对 。由大陆渡来的有力氏族,例如苏我氏,支持佛教 。日本本土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拥护神道教,反对佛教 。佛教僧侣具有大陆先进的知识,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时神道教失势 。然至8世纪末,佛教僧的权力亢进,天皇欲抑制佛教的势力,因而神道教再度得势,两种宗教逐渐互相混合 。
至明治时期,百姓等信仰两宗教 。于是佛教寺院和神道教的神社,两者浑然 。例外的是伊势神宫,供奉天皇的祖先,属于古神社 。至江户时代末期,国粹的神道理论家宣称,两者不能相混 。明治初年,兴“废佛毁释运动” 。神道教成为国家的宗教 。虽明治政府承认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教成为日本国民的义务,成为统治国民的手段 。当时在日语中称为“国家神道” 。
从江户时期元禄年间(1688~1703)到明治维新,由国学者荷田春满倡导,中经贺茂真渊、本居宣长至平田笃胤完成复古神道的学说体系,反对神道教依附于佛教或儒教,反对用儒佛思想解释日本古典和神道,主张依据日本经典《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来探明日本神道教的本义 。
认为宇宙万物的创造神是天御中主神,世界分为显(现世)、幽(死后世界)两界,现实世界由天照大神的子孙天皇统治,而死后的世界由大国主命统治 。人死后要在幽界接受审判 。根据生前的不同行为得到不同的结果;为善成神者将长生不死 。
【日本神道教与佛教的关系】
- 汉传佛教十宗,都是哪十条
- 明治乳业加码投入中国市场,日本乳企们在华还好吗? 明治牛奶怎么样
- 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
- 英雄联盟手游李青神拳 lol神拳李青怎么样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上一次厕所,需要耗费多少钱?
- 日本乳酪蛋糕为什么会塌陷?怎么办?
- 无性婚姻,精神崩溃,该何处何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 你精神出轨过吗?
- 面部神经麻痹怎么办,中医治疗有良方
- 拍摄全身人像技巧 学学摄影大神的技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