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的偏方

黄疸是因为血细胞中胆红素偏高导致皮肤、巩膜及粘膜变黄的病症和临床症状 。一切正常总胆红素最大为17.1μmol/L(1.0Mg/dl),在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 。溶血性黄疸是因为很多血细胞毁坏,产生很多的非结合胆红素,超出肝脏的摄入、融合与排泌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溶血导致的贫血、氧气不足和血细胞毁坏物质的毒副作用功效,消弱了肝脏对总胆红素的新陈代谢作用,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储留,超出一切正常的水准而出現的黄疸 。
[方一]
绵茵陈30克,梗米50克,白砂糖适当 。先将茵陈清洗,煎水,去渣,留液汁,再以茵陈药水同梗米熬粥,待粥将熟时,添加适量的白砂糖煮1--2沸即成 。每天分2--3次服用,周期7—10天 。
己方清胆肝、利寒湿,可用于阳黄 。
[方二]
茵陈15克,炮姜、桂枝各10克,梗米50克 。
将茵陈、桂枝、炮姜煎水取汗,去渣,再服药汁煮梗米成粥,早、晚分用 。
己方通调胆肝,适用阴黄证 。
[方三]
山栀子仁30克,梗米100克 。将山栀子仁研为末,分成4份,以淘清洗的梗米加适当冷水熬粥,待粥汁稠粘时,添加山栀子末1分,搅拌后服用 。爱吃甜者能加白砂糖服用 。
己方源于《寿亲养老新书》,作用清热解毒、祛火,适用黄疽 。
[方四]
白茯苓粉20克,红小豆50克,薏米仁100克 。先将红小豆侵泡大半天,与薏米仁共熬粥,红小豆炖烂后,加茯苓粉再熬成粥,加白砂糖少量,每天多次,随便服用 。
己方健脾养胃,适用黄疽 。
[方五]
土大黄9克,茵陈15克 。水煎服,1次服食 。
己方源于《岭南草药志》,适用黄疸 。
[方六]
红小豆、苦丁香花、小鸟各3克 。共碚干,研为末,用鼻部闻气味 。
己方适用黄疽 。
[方七]
石螺10个 。水冲洗去泥,捣碎,露一宿,五更取清汁服 。
己方可用于阳黄病后,身面俱黄,呕血,诸药不至于者 。如黄没退,照前服 。
[方八]
积雪草、老冰糖各30克 。水煎服,1日1剂 。
己方适用寒湿黄疽 。
[方九]
梅花草15克,小白蒿、秦艽、黄柏、玫瑰花各6克,五灵、脂、广木香各3克 。共研粉末,每服3叫.5克,每天3次,白糖水吞服 。
己方适用黄疸型肝炎 。
[方十]
鲜车前草10株,天青地白草、馥浆草、绵茵陈、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板蓝根冲剂、郁金各20克 。水煎,日1剂,分3次服 。
己方为贵阳中医学校专家教授季昌源方,作用清热去火,退黄去湿,适用黄疽症之阳黄 。
[方十一]
茵陈30克,山栀子9克,黄柏15克,黄连9克,大青叶30克,川金钱草60克 。水煎,日1剂,早中晚服 。
己方为邱会河老医生工作经验方,可用于阳黄初起,便秘者,退黄实际效果非常好 。
[方十二]
茵陈30克,薏苡仁15克,猪苓、白术茯苓各9克,泽泻15克,川金钱草60克,藿香9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
己方清热利湿退黄,适用身面俱黄,但湿浊较重者 。
[方十三]
茵陈30克,炮姜6克,熟附片、白术茯苓各9克,薏苡仁、泽泻各11克,焦三仙各9克,熟 苡仁30克 。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服完 。
己方温化寒湿,适用皮肤黄染黯淡,如烟薰或如灰尘,即湿寒阴黄证 。
[方十四]
黄芩、川芎各9克,白芍15克,白术茯苓、薏苡仁各9克,茵陈30克,郁金9克,香薄荷3克 。水煎服,日1剂,早中晚服 。
【溶血性黄疸的偏方】己方舒肝理气理血,适用肝脾不和引发的黄疸证 。
[方十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