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苏轼《寒食帖》(局部)
要说东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关“海棠”的诗文 , 莫过于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后所书《寒食帖》 。 这帧号称“天下第三大行书”的名迹写道:“我来黄州 , 已过三寒食 。 年年欲惜春 , 春去不容惜 。 今年又苦雨 , 两月秋萧瑟 。 卧闻海棠花 , 泥污燕支雪 。 暗中偷负去 , 夜半真有力 , 何殊病少年 , 病起须已白 。 ”“海棠”二字很大 , 突出醒目 。 看来 , 苏轼写至此处时 , 心有戚戚 。 “花”字的方笔 , 切入纸张 , 斩钉截铁 , 干净利落 , 堪比《龙门二十品》 。 “花泥”二字牵丝映带 , 细若游丝 , 可以体会笔不离纸而又提按使转巧妙的高超技巧 。 此帖写尽人生大悲 , 可以领略苏轼这个一贯超然的“乐天派”的苦涩年华 。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歌赞海棠的佳词名句 , 其中有两位最为情深意笃:一是苏东坡 , 《海棠》诗有云:“东风袅袅泛崇光 , 香雾空蒙月转廊 。 只恐夜深花睡去 , 故烧高烛照红妆 。 ”一是陆游 , 《花时遍游诸家园》写道:“为爱名花抵死狂 , 只愁风日损红芳 。 绿章夜奏通明殿 , 乞借春阴护海棠 。 ”历代画家笔下的“海棠” , 演绎成一个庞大的经典系列 , 让人流连 。
北宋 赵佶《海棠白头图》
首先必须提及宋徽宗赵佶《海棠白头图》 。 其中的“白头”即白头翁 , 额至头顶黑色 , 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 , 形成一白色枕环 , 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 , 是长寿吉祥的象征 。 此画用笔精到细腻 , 技法精湛 , 设色古雅 , 最有趣的是章法处理 , 画面中的海棠成对称状 , 但对称中有不对称 , 中间枝叶朝上 , 生机勃勃 , 两只鸟儿 , 一只头朝上 , 一只头朝下 , 顾盼生姿 , 一张嘴 , 一沉思 , 一动一静 , 煞是有趣 。
南宋 林椿《海棠图》
南宋大画家林椿《写生海棠图》是其传世之作中的精品 , 色彩淡雅 , 刻画精细 , 完美展示了这位宫廷画家的精湛技艺 。 画面上一枝西府海棠 , 花儿朵朵 , 或灼灼盛开 , 或含苞欲放 , 花之设色 , 白粉为底 , 罩以胭脂红 , 勾画晕染 , 栩栩如生 , 清丽端雅 , 艳而不俗 , 娇柔可人 , 完全是一幅符合当时皇室审美情趣的院体画 , 故而被赞为“极写生之妙 , 莺飞欲起 , 宛然欲活” 。
南宋 佚名《海棠蛱蝶图》
读南宋佚名之作《海棠蛱蝶图》 , 不仅想到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 , 惟有蜻蜓蛱蝶飞 。 ”
阳春三月 , 蛱蝶翩翩起舞于海棠花枝间 。 画家着重表现了海棠在春风中花枝招展的动感瞬间 , 花朵偃仰向背 , 叶片翻卷辗转 , 枝干呈S形的曲张之态 , 中锋行笔 , 线描圆润流畅 。 花瓣先以墨笔双勾轮廓 , 外侧上部略点胭脂红 , 旋即以清水将色彩洇染开 , 最后罩上一层白粉 , 增添了几多妩媚意韵 。 叶片用工整的双勾填色笔法表现 , 根据光照角度的不同而填染以石绿、墨赭等色彩 , 充分表现出“清如水碧 , 洁如霜露”的美感 , 最终成功地渲染出无形的醉人春风和隽永的春意 。
南宋 佚名《山茶蝴蝶图》
另一件佚名之作《山茶蝴蝶图》描绘了蝴蝶与花丛的故事 , 浓缩为一幅田园小景 。 画面的上半部 , 一只艳丽的黑色蝴蝶振翅飞舞 , 接近画面正中 , 两朵娇艳的山茶花在怒放 。 画家运用了没骨渲染法 , 加上细笔勾勒 , 使得物象自然生动 。 墨色浓淡干湿分明 , 敷色积染多层 , 墨块富于顿挫和粗细变化 , 极具立体感 。 蝴蝶双翅描绘细致入微 , 用笔洒脱 , 画出了轻盈灵动之感 。 蝴蝶的飘逸与植物的茎叶形成轻重对比 , 极富艺术性 。
- 运动员用的绷带叫什么
- 杭州亚运会的主场馆像什么
- dnf强化模拟器灯什么颜色好看,dnf黑刀强化13图片
- 二人转是哪个地区的特色
- dnf异界所有机制讲解,dnf魂次元异界通关技巧
- dnf希洛克入口从哪进入,希洛克的试炼入口在哪
- 电视剧中有哪些经典且甜腻的情话?
- 暑假班都是骗钱的吗?
- 湖人全明星之后的赛程难吗?如何看?
- 友谊的小船为什么那么易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