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带孩子上早教班,家庭早教不能代替早教班?( 二 )


3.不能给宝宝提供足够的刺激
从第6个月开始,孩子就会有意识去模仿成人的动作以及肢体语言、声音、表情等 。这个时候,家长要多教孩子很多方面的东西,例如认知、大运动、精细动作、视觉、听觉等等 。
大多数妈妈都不会懂得怎么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孩子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再去弥补就会成长很慢 。
4.感觉统合得不到锻炼
很多妈妈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给孩子锻炼感觉统合训练(平衡感、本体感、触觉、上肢、下肢等) 。
感统训练是大脑发育的基础,如果孩子得不到相应足够的感统训练,那么孩子在体能上是会落后的 。
体能不好会导致孩子身体不协调、做事不主动、过于呆板,做事情没有耐心,上课专注力不集中,胆小、黏人、爱哭等等 。
如果等到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再去训练就来不及了 。
5.孩子的情商得不到锻炼
在社会立足,情商是非常重要的,再有能力的一个人不会与人沟通交往,那也是行不通的 。
那么,妈妈知道怎么去培养孩子的情商吗?很多人对培养孩子情商一事,都会感觉无从下手 。
所以,相信妈妈们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有些思路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是不可逆的 。
不要再说工作忙没时间,不要再说交通出行不方便,孩子的前3年教育错过就没了,不要给孩子的人生留下遗憾!
以上这些都需要家长的配合,不能说只是在早教机构,回家家长没有去实施,说白了就是在早教机构家长孩子共同学习,回家家长执行!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收入,个人时间宽裕程度,家庭成员育儿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孩子的特点,来决定是否有必要带孩子去上早教课 。
决定要上早教课以后,家长还要有辨识度去辨别市场上哪一家的早教中心更专业,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 。
早教中心最能够提供给儿童的,最有别于家庭的条件是,交往环境 。但0到3岁儿童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发展他自己并不是发展交往关系 。翻身,坐立,爬行,扶站,走路,奔跑,等等大动作的练习,家长都可以在家带领孩子练习 。心理需求层面,此年龄段的孩子在安全感建立非常重要,而这些完全需要家庭成员的给予 。在这个年龄段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延迟满足,在这个年龄段不适用 。专注力,空间感,自我意识在这个年龄段会出现,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给予的是支持和不打扰 。
如果是老人带孩子,可以选择去早教中心,因为早教中心不光可以提供儿童交往的场所,也可以提供家长交往的场所 。此外,早教中心也会给到一些相对科学的育儿方法传递给老人而老人也比较乐于接受课堂上接收的信息 。如果是年轻的父母带孩子建议父母有空的话到网上或者是购买书籍进行学习,完全可以在家好好的陪伴孩子,引领成长 。
推荐0到6岁的家长们学习了解“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论” 。阅读或听读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爱和自由》和《完整的成长》 。
家长要明确上早教课是孩子的需求,还是自己的需求 。明确这一点就比较好做选择了 。
其实早教并非一定要上早教班,早教也并不一定通过早教班来完成 。完全可以在家早教,各有各的好处 。
去早教班的话一般会有更专业的老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系统的教育,针对性比较强 。另外,去那儿可以接触到很多同龄的小朋友,常和同龄孩子相处和小朋友做游戏可以让孩子养成好的性格,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小朋友头脑中有了对“老师”的初步认识,对孩子以后上幼儿园提前做好准备,去了幼儿园孩子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