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摩尼教的教义是什么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 。教义是指一种宗教所信奉和宣扬的神学道理思想 。摩尼教之前也叫明教,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曾经也为如今的社会发展做过很大的贡献 。那么摩尼教文化中,一起来了解这个曾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的摩尼教吧 。
摩尼教,又作牟尼教,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受基督教与伊朗祆教马兹达教义所影响,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 。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 。摩尼声称自己是神的先知,也是最后一位先知 。摩尼教对粟特影响很大,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摩尼教在唐朝传入了中国,明教一词特指本土化的摩尼教 。
摩尼教的根本教义,为二宗三际 。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恶 。三际指初际、中际、后际,初际阶段,明暗是分开的 。中际阶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与黑暗斗争,两者混合 。后际阶段,明暗重新分开 。从教义来看,摩尼教具有强烈的末劫思想与拯救世人的思想,这些对于日后与中国民间宗教融合都是必不可少的 。
未有天地之时,只有善恶二宗 。善宗即光明王国,最高神被称为伟大之父(汉文摩尼经称大慈父、明尊),他有感觉、推理、思维、想象和意志等五大荣耀(相、心、念、思、意等五种国土),仁爱、信仰、忠实、慈善和智慧等五种精神品质(怜悯、诚信、具足、忍辱、智慧等五施) 。他与光明、威力、智慧是四位一体(清净、光明、大力、智慧) 。在他的四面住着十二个神,每面三个(十二常住宝光王) 。恶宗被称为黑暗之王(魔王),住在黑暗王国里 。
初际之末,黑暗之王上窥光明王国,五大荣耀为之战栗 。伟大之父不欲五大荣耀出战黑暗之王,遂召唤出生命之母(善母佛),生命之母又召唤出初人(先意佛),初人召唤出他的五个儿子(五明佛:清净气、妙风、明力、妙水、妙火)作为自己的甲胄,去驱逐黑暗 。但是初人被打败,五明子被五类魔所吞噬 。当初人苏醒过来后,向伟大之父呼救七次,于是伟大之父第二次召唤,先唤出光明之友(乐明佛),光明之友唤出大般(造相佛);大般(即建筑之神)唤出活灵(净风佛) 。活灵唤出他的五个儿子:光辉卫士(持世明使)、尊贵之王(十天大王)、阿大姆斯(降魔胜使)、荣耀之王(催光明使)和持地者(地藏明使) 。他们一起来到黑暗王国,活灵呼唤初人,初人作了回答 。这一呼一应产生了两个神,一为呼神(说听),一为应神(唤应),分别成为活灵及初人的第六子 。“净风、善母二光明使,入於暗坑无明境界”,救出先意 。但是,“五类魔黏五明身,如蝇著蜜,如鸟被li,如鱼吞钩 。”五明子无从得救 。
从此教义的中心就是如何救出被五类魔吞噬的五明子 。这就必须建立宇宙 。“净风明使以五类魔及五明身二力和合,造成世界十天八地,如是世界即是明身医疗药堂,亦是暗魔禁系牢狱 。”这个世界由活灵五子管理 。活灵又净化那些被吞噬的光明,造成日月星辰 。然后,生命之母、初人和活灵向伟大之父祈祷,伟大之父进行了第三次召唤,召唤出第三使(日光佛),第三使召唤出十二童女(Twelve Virgins,汉文摩尼经称电光佛) 。第三使“或现童男微妙相,癫发五种雌魔类”,十二童女则“或现童女端严身,狂乱五种雄魔类”,使五类魔身上吸收的光明分子射泄出来,掉地上变成各种动植物 。植物比动物包含更多的光明分子 。
净风造成世界作为囚禁暗魔的牢狱,“于是贪魔见斯事已,於其毒心重兴恶计,即令路yi(叙利亚文Ashqalun)及业罗泱(Namrael)以像净风及善母等,於中变化,造立人身,禁囚明性,放(=仿)大世界 。如是毒恶贪欲肉身,虽复微小,一一皆放(=仿)天地世界 。……喻若金师,摸(=模)白象形,写指环内,於其象身,无有增减 。人类世界,亦复如是 。……其五明身,既被如是苦切禁缚,废忘本性,如狂如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