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传说中的紫阳真人是谁

紫阳真人又叫张紫阳 , 即张伯端 。张伯端生前创作道家养生功法《悟真篇》 , 总结北宋之前的道家内丹思想 , 为丹道集大成之作;后信奉佛法的雍正将其所撰的《悟真篇》后篇改编编入《御选语录》中 。自北宋以来 , 《悟真篇》历受学者推重 。一起来看看道教文化吧!
张伯端(983年-1082年) , 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 , 字平叔 , 号紫阳、紫阳仙人 , 后改名用成(或用诚) , 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 , 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 , 北宋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 , 自幼博览三教经书 , 涉猎诸种方术 。
《悟真篇·序》有:“仆幼亲善道 , 涉躐三教经书 , 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 , 靡不留心详究” 。曾中进士 , 后谪戍岭南 。曾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 , 成为全真派南宗五祖(南五祖)之第一祖 , 后着书立说 , 传道天下 。
在修行上 , 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 , 隐避山林 。而主张“大隐隐于市” 。他本人就不出家 。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 , 始开始有云游道士 , 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 。一般认为 , 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 。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百岁仙逝 , 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 , 浮云已空 , 一灵妙有 , 法界通融” 。
张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 。清雍正年间封“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 。金丹派南宗(因张伯端号“紫阳” , 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的祖师 。道教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之一 。
传承影响:
张伯端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或教派(一般认为 , 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 , 但在其身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派 。
按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 。辗转授受至白玉蟾 , 渐壮大为以《悟真篇》为理论经典的重要内丹流派 。称为“金丹南宗” , 由于张伯端号“紫阳” , 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 , 与全真道并列金丹南北宗 。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 , 也被尊为“南宗五祖” 。
以上南宗嫡派都主张“一己清修” 。另据《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还有自称出于张伯端之传的一派 , 主张“男女双修” , 该派始于两宋间的刘永年 , 刘曾于绍兴壬申(公元1152年)刊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 其序言中自谓于绍兴戊午遇至人亲授口诀 , 而未言所遇者姓字 。
【道教传说中的紫阳真人是谁】刘永年传象川无名子翁葆光及寺簿卢公 , 翁葆光撰有《悟真篇注》等 , 其徒若一子门人某跋《金液还丹印证图》 , 称刘永年于绍兴戊午“遇悟真得其道” 。然绍兴戊午(公元1138年)张伯端已卒五十多年 , 当为依附之说 。《混元列仙图》亦未列双修一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