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翻译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赏析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了 , 作为过来人和长辈 , 你对你的朋友、晚辈们 , 有什么想说的话呢?
在这种时候 , 有人会运用成语和警句 , 向他们表达鼓励和祝福;也有人会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 , 告诉他们成败不重要 , 重要的是求学过程 。
在八百多年前 , 南宋词人辛弃疾 , 也有一位门生要去参加“高考” 。作为先生 , 辛弃疾满怀热情地送上了一首《鹧鸪天》 , 送给即将“高考”的弟子 。
对于这场考试 , 辛弃疾在词中 , 并没讲出多少新鲜的见解 。不过 , 辛弃疾放出了五个内涵深刻的文化典故 。再运用比兴手法与隐喻 , 将其串联成篇 。
言简而意赅 , 意浅而情深 。短短五十五个字 , 却承载了中国士人数千年来的理想 。吃透了这些典故 , 就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士们的精神追求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赏析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南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 禹门已准桃花浪 , 月殿先收桂子香 。
鹏北海 , 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 , 却笑人间举子忙 。
白话翻译:
当你身着白袍 , 开始感觉到天气凉意时 , 这就说明 , 又到了秋闱考试的季节了 。考场上 , 大家都在安静地答题 。狼毫笔在白纸上摩按出沙沙的声音 , 响彻回廊 。
这次考试 , 你必定会像鲤鱼一样跃过龙门 , 掀起桃花巨浪 。不久之后 , 你就会到蟾宫里折下桂花枝 , 让整个月殿 , 都飘满桂花的芳香 。
你是《庄子》笔下的鲲鹏 , 翼若垂天之云;你是《诗经》里面的凤凰 , 鸣于高岗之上 。你的人生道路 , 是从那时才正式开始的 。从此以后 , 你就要带着你的书和你的剑踏入仕途了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翻译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赏析】可以想象得到 , 在明年的这个时候 , 你早已经平步青云、功成名就了 。到时候 , 你再回首再来看人间 , 还有很多举子和你当初一样 , 他们还在为跃过龙门而奔忙 。
白苎袍是宋代书生常见的一种衣着 , 词人在这里强调一个“新”字 , 表示他的学生有可能是第一次参加科考 。白苎袍是“白衣” , 同时也是指在古代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
“嫩凉”一词用得比较新鲜 , 带出了当时的季节 。古代的考试在八月 , 因此又叫“秋闱” 。那个时候 , 天气正微微转凉 。因此说“嫩”凉 , 就是刚刚开始有了一点凉意 。
词的第二句“春蚕食叶” , 典出欧阳修的诗歌“下笔春蚕食叶声” 。辛弃疾在这里抓住了考场中的一个细节 , 来“特写”考生答题的场景 。
当时考试的环境非常安静 , 落针可闻 。狼毫笔在纸张上写字 , “沙沙”的声音就会被放大 , 再传到考场外面的走廊上面 。
第三句中就用到了“禹门” , 就是鲤跃龙门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三秦记》 , 里面说津门又叫龙门 , 桃花浪起 , 江海鱼集龙门之下 , 只要越过了这个龙门 , 鱼就会变成龙 。
这个典故一直被用来比喻考生一举夺魁 , 中举或者中进士等等 。可见辛弃疾对他这名弟子的实力 , 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他预料这位叫廓之的弟子 , 这次考试一定会金榜题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