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那么春节的由来是怎么产生、什么时候的呢?都有哪些习俗呢?
春节的起源
春节也叫过年,据说在尧舜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过年了 。有关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有一个叫“年”的妖怪,经常骚乱百姓,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百姓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够侵杀它 。就在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准备举家外迁的时候,有一壮士出现了,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年”同归于尽,以换得百姓的安居乐业 。后来,壮士在“年”经常出没的地方与“年”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 。最后,“年”被杀死,壮士也不幸牺牲 。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壮士,祝贺获得新生,便在“年”被杀死的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盛大的庆祝活动,而且燃放鞭炮,张贴门神对联以驱赶邪恶,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流传下来,此后,人类便有了“过年”之说 。
那么,中国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其实,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习俗千差万别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共同的习俗的,那么我就一一道来 。
除尘布新:春节扫尘的风俗古而有之,据说是从自尧舜二帝的时候就有了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家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总之,就是大大的扫除一切不洁之物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
除夕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现在国人守岁的方式已经变成了一家人相聚团圆,观看“春晚”守岁了,这也是新的守岁形式了 。
互赠贺卡: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帖) 。拜者投名刺(名帖)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贺年卡一样 。
不过,现在贺年卡也很少了,都成了短信、微信拜年了!这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了 。
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
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放爆竹,一直都是人们的最爱!可惜,现在为了环保,全国各地都禁放,国家也提倡禁放 。但是,带来的后果是,年味越来越少了,甚至很难闻到年味了!
以上是过年的习俗了 。
上古起源[编辑]腊祭说
春节源于上古蜡(通腊)祭,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用以祭农神兼及百神、先祖 。每逢腊尽春来,人们就要杀掉牲畜,祭祀祖宗和上天,祈求新一年可以风调雨顺、无灾无祸、收成兴旺 。
巫术仪式说
该说法认为春节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原始信仰巫术的一种具体体现 。原始人认为人的意志和力量可调整和控制自然事物的发展 。饮食、祭祀、装饰、游艺、娱乐和语言、行为、饮食等一系列禁忌都是围绕辟邪祈吉展开的,人们希望通过它们赶走邪恶、得到幸福 。此后随着时间的演变,春节慢慢变成了一种庆祝活动 。
- 中国氨糖软骨素钙片十大排名,长期吃氨糖的危害
- 高中语文要不要花大量时间去学呢,有的同学语文课睡觉,语文高考照样很好,为什么?
- 种马铃薯,有种说法,炒菜用,种白皮白肉的;煮饭用,种黄皮黄肉的。有道理吗?
- 请问男生都不愿找单亲家庭的女生吗?
- 谁是你心中的健美王者?
- 如何成为一个见义勇为的好人?
- 适合学生扎的头发发型
- 头发厚的女生适合什么短发?
- 男生的牛仔外套搭配什么裤子比较好
- 什么颜色的袜子搭黑鞋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