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在杜甫的诗集里被推为突出的名篇,在杜甫的诗中极为少见,在古今的诗篇中也极为少见,因为这首诗是写极为喜悦的感情,热情奔放,但又极为深沉曲折 。写极其喜悦的感情不容易写得深沉,热情奔放的诗篇不容易写得曲折,不容易写成格律诗;写得深沉而又曲折的诗,又往往缺乏奔放的热情,不容易写出极为喜悦的感情 。这首诗是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成为突出的名篇 。
这首诗开头用“忽传”两字,含有极为惊喜的感情 。在上一年的十月,史朝义还占领东京,占有河南大部分和河北广大地区,完全想不到在三个月之后,他会众叛亲离,部下纷纷瓦解,唐朝全部收复河南河北的 。这个“忽传”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但安史之乱到这时整整拖了七年零三个月,使广大地区的人民陷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迫切地盼望平定叛乱,所以这个“忽传”又是长期盼望、求之不得的消息 。出乎意料之外所以惊,长期盼望所以喜 。极度惊喜的感情使他“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就喜极掉泪 。在这个“涕泪满衣裳”里,包含着无数感情,包括在安史之乱中个人和全家所受的种种苦难,包含着人民所受的种种苦难,一起涌上心头,所以涕泪沾满衣裳 。惊喜之极不是惊疑而是掉泪,因为这个消息虽然出乎意料之外,又是长期盼望的,所以不是惊疑而是惊喜 。想到在安史之乱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所以不是喜而大笑,是喜极而掉泪 。这样写真是写得极为真实 。
“却看”,再看看老婆和儿子还有什么忧愁呢?是跟自己一样高兴,忧愁已经没有了 。这里的“妻子”是妻和子,与“诗书”指诗和书相对 。随便把诗书卷起来准备回乡了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全家漂泊到四川,一直在想回乡 。在《秋兴》里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在《吹笛》里说:“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 。”在《见萤火》里说:“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正因为一直在想回乡,所以一听到好消息,就想回乡了,这样流泪和准备回乡,正说明内心的“喜欲狂” 。
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自然要歌唱,要喝酒,这是“喜欲狂”的自然表现 。杜甫是在春天得到这个消息的,他迫不及待地想回乡,所以想立刻就走,想在春天就走 。春天里到处景物宜人,草绿花红,花香鸟语,一路上有青春作伴,不会感到寂寞,正好回乡 。怎样走呢?就坐船从长江东下,经过巴峡穿过巫峡,就从汉水到达襄阳,再走陆路到洛阳回到老家去 。
这首诗,从结构看,点明题目说明事件的只有一句,即“剑外忽传收蓟北” 。在这句里表达感情的词是“忽传”,从忽传里含蕴惊喜的感情 。从惊喜的感情里流露出泪满衣、喜欲狂来 。从泪满衣里含蕴着长期漂泊中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不是他一个人的,是全家的,这就联系到妻和子了 。从喜欲狂里表现出“漫卷诗书”来,这就同回乡结合,这是一方面;从喜欲狂里表现出放声歌唱、纵情饮酒,这是又一方面 。从回乡里开出想立即动身的“青春作伴”,算计到由水路转陆路的旅程 。全诗就这样紧密结合,一气呵成,又是曲折有致,确是抒喜悦感情的杰作 。
再从承转关系来说,有明显的,有含蓄的 。从“忽传”里含蕴惊喜感情,这是含蓄的,不明显的 。从惊喜里开出泪满衣、喜欲狂来,即承接“忽传”转入新意,这种承转是含蓄的 。从“喜欲狂”里转入放歌纵酒,这种关系是明显的 。从泪满衣里含蓄思乡之情在内,这是不明显的 。从“漫卷诗书”准备回乡里,转入“好还乡”,它的承转是明显的 。从“好还乡”里点出水路和陆路的旅程,这种承转是明显的 。这样的承转关系,有明的有暗的,明暗交错,构成了热情奔放和深沉曲折相结合的作品 。
- 淘宝物流信息不更新收不到货怎么办?什么原因导致的?
- 在城市里做些什么小生意能收入过万?
- 供暖公司收取滞纳金合法吗 供暖费滞纳金国家取消了吗
- 老婆不愿意生二胎怎么办?家庭收入3万左右,存款80左右,有房有车无贷?
- 意境、意象、境界怎么区别?
- 钱存在数字人民币APP有没有收益?
-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 京东苏宁易购
- 面部埋线的后遗症?
- 利差收益率计算公式
- 成都新都集成墙板全屋整装,集成墙面全屋整装收费明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