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只有北方半壁江山,却为何要设置五座都城?

曹魏集团内部矛盾 , 五座都城代表五种势力!曹魏五都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许昌、邺城、谯县、长安与洛阳 , 首先说许昌 ,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 曹操艰难战胜吕布亦面临袁绍威胁 , 迎接汉献帝避免掣肘遂迁都许昌 , 许昌在曹操稳定范围内 , 世族阻力忽略不计便于屯田 , 战略防御荆州刘表与宛城张绣 , 经营许昌奠定曹魏政权根基 。
曹操
春秋初年魏文侯命西门豹治邺 , 使邺城跃升为魏国东部军事与经济核心 , 王莽新朝末年汉光武帝刘秀以河北为根基扫灭群雄 ,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对冀州造成重创 , 财富与人口涌入邺城使其富庶繁华 , 袁绍雄踞河北便以邺城为根据地 , 甚至爵位都是邺侯 , 击灭袁绍曹操初定北方 , 曹操开府邺城向皇权迈进 。
西门豹治邺
谯县能成为都城只因谯县是曹操的故乡 , 古代有门第之说 , 武将世家 , 勋贵世家 , 官宦门阀 , 很尴尬曹操是宦官之后 , 即便其祖父曹腾口碑颇佳 , 但汉末仍遭群臣排挤 , 曹丕称帝朝野震惊之余反抗不断 , 提升谯县为都城佐证‘天命所归’思想 , 将曹魏命运与谯县世族捆绑 , 使谯县成为曹魏的基石 。
曹魏五都
曹操三大败绩 , 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和关中之乱 , 马超联合韩遂等攻略关中 , 曹操险些被马超所擒获 , 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马超却难以统治羌族 , 长安有董卓当年的巩固修复 , 战略上震慑西凉眺望汉中 , 是夺取蜀地必要的跳板 , 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 然而边疆屯驻重兵拱卫 , 稳妥起见建都城直接掌控 。
洛阳城
洛阳虽在董卓之乱被焚毁 , 但洛阳居天下之中 , 与邺城、谯县和长安距离几乎相等 , 且洛阳物产丰饶周边民众稠密 , 于天下稳定的战略位置而言 , 修复洛阳花销不值得一提 , 何况洛阳是东汉旧都 , 曹魏定都洛阳更彰继承东汉法统 , 洛阳世族已无法对抗此时的曹氏皇权 , 曹丕趁势强化曹魏政权朝野影响力 。
【三国曹魏只有北方半壁江山,却为何要设置五座都城?】曹丕
多臻贵说 , 曹魏政权北方半壁 , 却面临北方草原、西部羌族、南面荆州和东部孙吴的威胁 , 曹魏五都分别对应许昌(汉室旧臣)邺城(冀州豪强)谯县(曹操故乡)长安(羌族战略)洛阳(传承法统) , 政权以洛阳为中心串联起各地攻防体系 , 减少各地贡赋与物资转运消耗 , 曹魏避免消耗稳步恢复向统一迈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