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宁退出中超应该责怪陈戌源吗?陈戌源和蔡振华的区别在哪?

陈戌源只不过是戳破了中国足球的脓包而已,长远来看,他应该是功臣!金源足球百害而无一利!昙花一现后剩下一地鸡毛!俱乐部不少欠薪的,这难道都甩锅陈戌源么?!他做的很好,为他点赞!中国足球的崛起,从此开始吧!
不知道为什么非要用中性名?难道自已家儿子非要跟别人姓!公司投资那么多,而且没有任何利润可言!用俱乐部名做点广告,有何不可!照这样的形势下去,广州恒大,上海上港也迟早会退出!因为疫情,无球迷λ场就没收λ,广告的影响力也跌价!俱乐部的收入就锐减!纯砸钱,谁玩得起![流泪][流泪]
想法是无错,但方法是错误 。他这样做,显然将中国市场(初步)足球带回了计划足球时代 。综观世界足坛,足球先进国家的的联赛都是体现出充分的市场行为,没有行政的干预 。反过来看朝鲜,十足体制足球,球员也有十足爱国心,民族荣誉感 。但足球也未能提升上去 。
我也不同意,所谓金元足球百害无一利的说法 。话说金元也是联赛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好比改革开放,把中国的市场打开,初期也是导致一部分没有竞争力的国企倒闭,大批工人下岗 。但三十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我们路是正确的 。当然金元政策会加剧俱乐部的负担,但联赛观赏性提高,也会提高投资人(企业)的知明度,从使企业的主行业得到上升 。这也时现阶段投资人的目的所在,仅凭情怀是不可能的 。同样,联赛的质量提升,会增加青少年投身足球的动力,这是对青训有具大帮助 。
当时,除了截流(是应该,但不能大幅度过量地),而最主要方法是开源,凭着火热的联赛,从而帮助俱乐部提高收入来源,才是正道 。
像像苏宁这些一有问题俱乐部就不搞了的赞助商,是真心想搞足球的吗?退了就退了,解散了就解散了,哪怕没钱,也让那些真心热爱足球的人来搞
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不符合商业逻辑的,违背市场规律的,终不会长久 。商业行为,理性看待 。看球可以冲动,生意不行 。
先说说陈戌源和蔡振华的区别
一张图就能说明问题,这是中国男足从1992年至今的FIFA排名走势图,有两个最低点,一个最低点2008年,一个是2014年 。2008年时任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谢亚龙,2014年时任中国足协主席就是蔡振华,两个最高点的时任主席分别是年维泗和王俊生 。
说到这就很清楚了,中国足球说到底是有自己的圈子,蔡振华和陈戌源最大的劣势是都不是足球圈的人,所以,要想管理好中国足球,不仅要有管理能力,还要很清楚圈内的人脉关系 。
蔡振华在任足协职务的同时还兼任着乒乓球和羽毛球协会的主席,这种现象也许只有在这里才会看到,所以,他放在足协的精力只能是三分之一了,这也就注定蔡主席只是一个临时的过客 。陈主席虽然不是体育系统出身的人,但是,他具有比蔡振华更多的企业管理经验,而且,他参与了上港收购东亚的整个过程,包括之后的俱乐部经营,因此,陈戌源在俱乐部层面的认知和企业管理方面是比蔡振华有优势的,并且陈戌源也是中国足协历史上第一位专职主席 。
说到江苏苏宁退出中超,这完全是苏宁集团的业务方向调整和资金问题,与中国足协所出台的两项政策“俱乐部中性名更改”和“球员限薪”完全没有关系 。这两项政策是好政策,只是出台的时间太晚了,中国足球现在从U16队伍一直到成年国家队,断代了3代球员,陈戌源作为新上任的主席只不过是在替各位前任背锅而已,长痛不如短痛,只有让联赛可持续发展才会有中国足球的明天,这一点没有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