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少年游原文翻译 周邦彦少年游的故事

少时游学地,与友登临,秋光不胜,嗟叹潘鬓早生,遂作词云 。
椹溪桥上一凭栏
风华已萧然
霜侵路滑
更寒灯冷
修业雪萤边
经年后共西窗语
莫惋叹
绿云斑
一夕如环
夕兮成玦
私负少年言
少年游 调见《珠玉集》 。这首词在南北朝时便有乐府辞《少年行》,取名自鲍照的诗句“少年宜游春,莫使颜色槁” 。而也有的说法认为词牌名源自晏殊词中“长似少年时”之句;还有说法是取名自柳永词“贪迷恋、少年游,似恁疏狂”句 。究竟词牌名源自何处,众说纷纭 。
《乐章集》注“林钟商调” 。韩淲词有“明窗玉蜡梅枝好”句,更名《玉蜡梅枝》 。萨都刺词名《小阑干》 。
此调最为参差,今分七体,其源俱出于晏词 。或添一字摊破前后段起句作四字两句者;或减一字摊破前后段第三、四句作七字一句者;或于前后段第二句添一字者;或于两结句添字、减字者,悉为类列,以便按谱查填 。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北宋·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
骑着马在长安古道上缓缓前行,道旁柳树上的秋蝉不住嘶鸣 。夕阳在远方渐渐沉落,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极目远望,天际广阔夜幕降临 。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旧日的期望何处去寻?冶游饮宴的兴致早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再也不是狂放不羁的少年时了 。
少年游·重阳过后
北宋·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 。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
刚刚过了重阳节,天气渐渐冷了,庭院里秋风瑟瑟 。落叶纷纷 。在这秋日的清晨,朱红阑干外的木芙蓉却开得非常美艳,像在特地竞吐新的芬芳 。
天气逐渐寒冷 。白色的木美蓉在淡淡的月光下摇曳生姿,就像是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清霜 。这一枝斜立着,红得像火一样灿烂;那一枝低垂着,白得像雪一样晶莹 。所有的花似乎都不畏霜寒,都开得那么明艳,那么妩媚,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温暖的春天 。不要把这玲珑剔透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分了,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 。
少年游·并刀如水
北宋·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并州产的剪刀非常锋利,吴地产的盐粒洁白如雪,女子的纤纤细手剥开新产的熟橙 。锦制的帷帐中刚刚变暖,兽形的香炉中烟气不断,二人相对着把笙调弄 。
女子低声地探问情人:今夜您到哪里去住宿?时候已经不早了,城上已报三更 。外面寒风凛冽,路上寒霜浓重马易打滑,不如不要走了,街上已经少有人行走!
周邦彦的这首《少年游》同样有个故事:据传周邦彦与李师师相会,恰好徽宗皇帝来到,周邦彦躲在床下 。而徽宗带了一颗贡品新橙子,与李师师切橙相对 。周邦彦后来便以此事写下了这首《少年游》 。
少年游·离多最是
北宋·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
离别就像那流水,二水分流,一个向西,一个向东,但最终还能再度相逢 。即使情感浅薄似那行踪无定的白云,仍能相逢在梦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