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520这类“莫名其妙”的节日?

就是一个普通送钱送礼的日期
520即是5月20日,是当今所谓的“网络情人节”,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中“520”被喻成“我爱你”,以及音乐人吴玉龙的网络歌曲中“我爱你”与“网络情人”的紧密联系。这是网络时代快速传播的产物,它富有时髦化、年轻化、精神化和含蓄化,是年轻人热衷的一个日子 。诸如这类节日还有618、双十一、双十二等等 。

如何看待520这类“莫名其妙”的节日?

文章插图
相比于中国传统节日,就拿彼此的情人节(元宵节、七夕节)来说,其文化内涵相差甚远,中华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代代伟承,经久不衰,历人文人为之讴歌,有不少诗词将传统节日表达得淋漓尽致,故而远远胜于当今兴起的莫名其妙的“节日”,520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日子,我想要跟中华传统文化一样传承下去是有难度的 。这个就好像现在有些所谓的流行歌,简直就像是一阵风,总觉得生命力有些短暂,其热度过后就会变得冰冷甚至无人问津 。当听腻了这些一时流行的歌曲后,总有人怀念起那些经典老歌来,这正是跟520这类节日大相胫庭,有异曲同工之感 。
如何看待520这类“莫名其妙”的节日?

文章插图
一个节日的形成是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的,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或许,520要想真正成为大众所接受的节日,还要很长的历史吧!
感谢你的问题,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很幸运我是第一个回答 。
我们知道在我国,除了 传统的和法定的节假日外,还有像双11,520等新兴的节日,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些节来势汹汹,愈演愈烈,大有盖过传统及法定节假日的趋势 。其实我们探究一下本质,这些衍生的节日,不过是网络的产物,是商家为了抓住商机,促进销售而造的节日,其作用和目的也不言而喻 。
这样的节日确实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拉动了经济,刺激了消费,但我们可以理性对待,不可太放在心上,现在的节日多了,如果天天都隆重过节,疲于应付也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平平谈谈的日子才是真正的日子,幸福的日子都是辛勤劳动换来的 。
我的一点观点,欢迎关注和点赞 。谢谢
首先得有女人就仪式感的过,没对象就当平常一样啊
近年来,各种网络新兴节日在互联网时代异军突起,比如虐汪节日“520”,单身狗的节日“双十一” 。在我看来,这些节日更多的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新媒体的便捷性、交互性等特征为网络节日的滋生与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在我看来,这些网络节日与传统节日相比缺少了很多文化意义,比如“520”只是取了“我爱你”的谐音而已,没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只是人们的小打小闹、自娱自乐而已,可能哪天出来个其他象征意义的节日,“520”也就会马上被取代,而不是像传统节日般能够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而一直流传下来 。
也不算
是莫名
【如何看待520这类“莫名其妙”的节日?】其妙的节日,至少能体现出爱值价值观
和爱的人质量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