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中心论点是哪两句


文言文里挑论点 , 像雾像雨又像风同学们还记得咱们曾经学过的文言文《马说》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文章时遇到的苦恼吗?
《马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大多数同学在一开始都会说:“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否定之后继续猜:“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 。”
其实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的中心论点是哪两句

文章插图

“议论文”是舶来品 , 国产货更高大上对于课文的分析 ,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用“文体”的套路来进行 。比如说我们先认定这是一篇“议论文” , 然后就要寻找“三要素” , “论点”“论证”“论据” 。对于“议论文”而言 , 最重要的当然是“中心论点” 。这种分析方法用在现代文本上是有用的 , 但是在古文上却经常短路失灵 。
因为“议论文”这个概念本来就是舶来品 , 咱们的古人从前没这种思路 。
是不是我们的古人不会写议论文呢?
马说的中心论点是哪两句

文章插图

其实古人比今天的我们要细致得多 , 光是议论性文体大概就有二十多种 。
我们来看看古代议论文的标记性文字有哪些 。
“奏”“议”“书”“论”“颂”“赞”“祝”“铭”“诏”“盟”“策”“檄”“移”“封禅”“章”“表”“对”“记”……
这不是随口乱说的 , 这可是我国第一部文艺批评著作《文心雕龙》中 , 刘勰首先提出来的 。
大家熟悉的《出师表》《师说》《陋室铭》《谏逐客书》等等 , 都是今天我们所称的议论文 。


东西方议论文的差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