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人生中,如果可以做一些善事,就尽力地去帮助别人,因为将来你的人生也必定会因为你的善良而获得相应的结果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
如果无力行善或者不愿意去行善的时候,但是也起码要做到遵守人生的道义规则,不要因为心生邪念,而产生伤害他人的行为 。
任何的行为都会产生结果,只有在人生中以德行修身,才能因为德行的积累而获得良好的福报 。
《诗经》之中有一句话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常常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合乎天道,自己要多求福报 。
人生的处境是由两种因素所主导,一个是主观的心性言行,另一个就是外在的客观环境,我们改变不了外在环境对自身产生的影响 。
但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在主观层面尽可能的多方修养德行,用符合道义的行为,尽可能的为自己积累善缘 。
【容斋随笔全文赏析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因为因果不虚,善恶有报 。
在《容斋随笔》之中记录了这样一个事件,就是对于因果不虚这个道理最好的诠释 。张良与陈平都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臣,但是两个人在为人处事以及作战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
陈平以善用阴谋得名,所以后来陈平才说:“我善于使用阴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地方,我的后代将会灭绝,这是我造成的祸根啊 。”
后来陈平的地位传到他的曾孙时,果然因罪而被断绝,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样,这一切都是善恶有报的必然结果 。
然而反观张良,他的爵位却只传到了他的儿子,他去世之后仅十年时间,他的儿子就灭绝了,后代再也没有续封,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他接受灾祸的时间比陈平还要早 。
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就会疑惑,陈平以阴谋得名,那么为什么张良的结果比陈平还要糟糕?对于这件事情,《容斋随笔》之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叫做:此其事固不止于杀降也,其无后宜哉!
因为张良是刘邦手下的重要谋臣,在协助刘邦作战的时候,张良几次使出的都是背信弃义的阴谋 。
比如说刘邦当时攻打峣关的时候,秦国的首将想要投降,张良却说:“不如趁他放松戒备的时候进攻 。”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刘邦的军队得以战胜了秦兵 。
后来项羽跟刘邦两个人鸿沟议和,打算平分天下,于是订立盟约隔河而望,然后项羽就带兵向东前往彭城,本来是相对安稳的局面,但是却被张良打破了 。
张良此时便劝说刘邦,说这是养虎为患,不如趁着项羽没有准备的时候灭掉他,最后在项羽向南撤退的时候背信追击 。
二、我们来看张良所做的这两件事情,都是十足的阴谋诡计,用背信弃义的方式来获取自己的成功,满足自己的目的,并且以征战为代价,将自己的成功凌驾于他人痛苦之上,这样阴险狡诈的方式,理应张良受此恶报 。
人生祸福不仅仅是由天定,更是由自身所作,正如《了凡四训》之中说:“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意思就是说:那些厚道的人常常能获得福报,而刻薄的人常常会遭受祸患 。
对于一个心善的人来说,从发心到言行都是温和敦厚的,即便有一些小小的隔阂和问题,也能以自己温和的内心去化育和解决,所以对他们来说,有些问题也能因为德性敦厚而化解 。
反观刻薄狠毒之人,当内心存在恶的思想,就会继而生成邪恶毒辣的行为与手段,而这样违背道义的行为,最终也会让其自食恶果 。
- 凉州词赏析及全文注释 凉州词拼音版带拼音
- 唐诗赏析及全文解释 从军行其一翻译及赏析
- 古诗内容及全文解释 书愤五首其一翻译及赏析
- 颜氏家训最著名的一段 颜氏家训翻译全文
- 诗文赏析及全文翻译诗意 迢迢牵牛星全注音带作者
- 师说赏析及全文解释 师说高中课文原文及注释
- 曾国藩冰鉴识人术 曾国藩冰鉴全文及译文
- 古诗赏析及全文解释诗意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译文
- 涉江采芙蓉全文解释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赏析
- 出塞诗文赏析及译文 出塞古诗意思解释全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