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古”?“复古”是如何产生美感的?

“复古”是指唐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年间 , 韩愈、柳宗元等人 , 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 积极提倡儒学 , 排斥佛、老;在文学上主张恢复写秦汉时流行的不拘格式、自然质朴的散文 , 反对魏晋以来盛行的讲究声律、排偶和用典的骈文 。因为这种骈文统治魏晋以及初唐达五百年之久 。在漫长的日子里 , 虽然一些文人不断予以反对 , 但都成就不显著 。到了陈子昂 , 他高举“复古”的旗帜 , 提倡“汉魏风骨” , 反对“采丽竞繁》的六朝余风 , 并第一个用古文创作 。其后 , 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人相继努力 , 直到韩愈 , 柳宗元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在继承前代论文的基础上提出“文道结合”等一整套古文理论 , 并在实践上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作品 , 他们的主张李观、樊宗师、李汉、李翱、皇甫湜、沈亚之、孙樵等人的支持响应 , 便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唐代古文运动 。
唐山复古运动的胜利 , 狠狠打击了形式主义的文风 , 开拓了散文的实用范围 , 使散文更好的反映社会现实 , 直接影响于宋代的古文运动 , 并涌现出了以韩愈为首的唐宋古文八大家 。他们的作品 , 平易自然 , 文从字顺 , 文情酣畅 , 舒卷自如 , 文笔纵横恣肆 , 语言简炼有力 , 反映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 , 对我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优美作品的创作过程 , 就是产生美的过程 , 因为 , 他们的作品 , 写山山美 , 状物物美 , 叙情情真 , 表意意惬 , 读他们的作品真正给人以美的享受 。
什么是“复古”?“复古”是如何产生美感的?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森屿屿 ,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
在百度百科的解释上讲 , 复古和怀旧是相互交融的 , 有时候我们很难把二者区分开来 。但实际上二者是一个核心的两个不同层面的表现 , 怀旧是一种情怀 , 而复古是一种元素 。但多数人对复古有误 , 认为传统就是复古 , 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古是有区别的 。
1、兴起旧时代的元素 , 引领新风尚 。
2、把元素、言语经过想象还原成旧的事物 。
3、把得到的部分物体或已破损的物体 , 经过合理的研究和推敲 , 进而还原成事物的本来面貌 。
根据上述复古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 , 只要是过去时代的事物 , 都有可能成为复古的元素 , 只不过是喜欢的群体多少的问题 , 个人喜好而已曾经的元素也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 , 仅凭个人喜好 。
比较被大众所熟知的复古元素有:民国时期的旗袍 , 香港时期的穿衣风格和妆容 , 以及汉服等古时衣着的元素被现在的年轻人喜爱 。
1、巴洛克风格以不规则缠绕的华丽钻石项链 , 极具浪漫情怀的心型 , 闪耀着晶莹透亮的光 , 独特之处在于每一颗心型都呈现出完美的切割形状 , 处处流露奢华与迷人的气质 。巴洛克时期是一个崇尚高度华丽的年代 , 那时的鞋子大多采用优质的材料 , 像皮革、锦缎 , 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 , 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 。如今仿照巴洛克风格的靴子着重在细节上体现复古 , 像鞋帮上的十字抽绳 , 以及不和谐花纹和混搭风尚 , 虽然低调 , 却极其简洁优雅 。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 , 怪异的珍珠 , 在当时具有贬义 , 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 , 但人们已经公认 , 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 , 只是到了后来 , 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 , 它的盛期是17世纪 , 进入18世纪 , 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 , 它逐渐衰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