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拼音 陈寅恪怎么读que


作者:巨浪
为什么陈寅恪的“恪”要读作què?
因为这是一句土匪黑话 。靠着“人云亦云”的群体压力 , 让一个错误的读音成为“约定俗成” 。
首先 , 我要从历史系学生的自卑心讲起 。话题会绕得有点远 , 别急 , 我会绕回来 。
历史系的学生很容易感到自卑 , 除了因为历史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低于其他专业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历史系知识的门槛低 , 谁都能懂点历史 , 谁都可以拿历史说事儿 , 外行人可以轻松地踏入历史学领域 , 指手画脚一番 。
历史系的学生很羡慕经济学的学生 , 当他们讨论供求、曲线、模型、沙盘的时候 , 外人只能一脸懵逼 , 根本插不进嘴 。但是当历史系的学生聊罗马教会或王安石改革的时候 , 总会有外专业的学生挤进来:“这个我懂 , 我要补充两句 。”
就好比KTV里一群人唱歌 , 有个人点一首很难的歌 , 其他人只能托着下巴聆听 , 点歌的人就会感觉自己棒棒哒;但是如果有个人点了个口水歌 , 唱了没几句 , 另一支话筒就被麦霸捡去 , 用更加高亢嘹亮的歌声盖住点歌的人的声音 , 点歌的人就会觉得忒不爽 。
大一期末考试那会儿 , 有个女同学在图书馆背世界史 , 上了个厕所回来 , 发现课本被拿在一个学化学的小伙儿的手里 。小伙儿看得津津有味 , 爱不释手 。女同学索回课本后 , 小伙儿说:“你们专业好玩 , 还简单” 。女孩很不爽 , 因为在大学里 , 评价别人的研究领域“简单”是一种羞辱 。如果你要夸一个人 , 最好说:你看的书我完全看不懂 。
有一阵 , 清宫剧很流行 , 那段时间 , 每个追剧的姑娘都是清史专家 。有一次我参加学生会的聚餐 , 一个学金融的姑娘见到我 , 非常高兴:“太好了 , 来了个学历史的 , 我可要好好跟你聊聊 , 我最近特感兴趣——”接下来 , 她给我们开了一场讲座 , 从内务府制度 , 讲到雍正的每个兄弟的脾气 , 再讲到康熙爷的每个老婆的家世来历 , 我完全接不上她的话茬 。最后她问我:“你是几爷党?”……NND , 老子共青团员 , 你说我什么党 。
【陈寅恪的拼音 陈寅恪怎么读que】去年 , 我一个同学在食堂一边吃饭一边讲他的论文 , 他研究的是明代西南的土司制度 。在他低头喝汤的间隙 , 邻桌一位数学系博士侧过头来:“你或许应该看看《万历野获编》 , 上面的几条史料你似乎没有提到 。”我们顿时都跪了 , 《万历野获编》多么冷门的古籍 , 我们谁也没读过 。
为了维持残存的自尊心 , 防止外专业学生随意插入我们的谈话 , 历史系的学生常常在说话时夹杂一些暗号 , 以区分敌我 , 党同伐异 。这些暗号包括——你要认识一些冷僻的特殊名词、学会手写繁体字、在外人面前要读竖排书、朋友圈状态要写成文言——就像土匪“黑话”那样 。譬如大月氏的“月”要读作“ròu” , 金日磾的“日”要读作“mì” 。这样 , 若有外行不小心说错了历史系专有名词 , 我们就可以一边心里暗爽 , 一边脸上做出不屑的表情:“你说错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