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地方,总是会留下一串的欢声笑语,听着他们的童言童语,看着他们的灿烂笑颜,我们的生活压力也仿佛减轻了不少 。在古诗的世界里,同样有许多充满童趣的作品,这里就分享几首 。希望这些诗句,能够帮助我们这些成人找回一些童心!
一
稚子弄冰杨万里 〔宋代〕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冬日的清晨,顽皮的小孩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五彩的丝线穿起来当做乐器来敲打,声音清脆,如同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一个不小心,冰块碎裂,如同玻璃一般散落满地 。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钲”,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
诗人捕捉了生活中儿童玩闹的一个瞬间,将这生动活泼的画面用语言再现,充满童趣!
二
小儿垂钓胡令能 〔唐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蓬头”说明“稚子”年岁尚幼,正是调皮贪玩的年纪,活泼的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河边垂钓,他侧身坐在草丛之中,由于身形还小,草丛茂密,翠绿的青草遮映着他的身影 。有行人经过,向垂钓的小孩问路,一本正经的孩子怕惊动了河里的鱼儿,不敢应答,只是远远地向行人招招手 。
诗歌描写了一个孩子在河边垂钓的情景,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现了小孩初学钓鱼时认真专心的模样,表现了小孩的机灵与活泼 。
“侧坐”一词,与前一句“学”字相照应,因为初学,所以不专业,不是静坐,不是稳坐,而是侧坐,也体现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状态 。“莓苔”说明小孩选择的地点隐蔽少人,是一个不容易被他人打扰的理想所在,也表现了小孩不想被打断的认真模样 。可是偏偏有行人要来问路,小孩无奈之下,不敢言语,只好招手应答,说明小孩聪明机灵,并不是不懂礼貌的熊孩子,只是迫于形势,无法应答 。
短短几句诗,有景,有人,有动,有静,小孩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莞尔!
三
所见袁枚 〔清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这几句诗反映的是牧童的悠闲生活 。前两句给我们描绘的是静景,牧童悠闲地骑在黄牛背上,随口哼唱着歌谣小调,清越的声音在树林之中回响,表现了牧童生活的快乐 。后两句给我们呈现了动图,牧童毕竟年纪还小,偶尔贪玩也是难免的,骑在黄牛背上的牧童,忽然看见了树上潜伏着的鸣蝉,玩心大起,想要捕捉,于是急忙停下了口中的歌曲,紧张地静立树下,准备行动 。牧童捕蝉的结果如何,诗中没有交代,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
【赞美孩子天真烂漫的短句 天真烂漫的句子】寥寥几句短诗,活泼自由,画面感极强,牧童,黄牛,林樾,鸣蝉组成了完美和谐的田园风光图,牧童玩性十足的举动又给画面增添了一丝谐趣,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人心情愉悦?
四
村居高鼎 〔清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 。
“草长莺飞二月天”一句,即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极具季节特征的景物,与时间相呼应 。“拂堤杨柳醉春烟”中一个“醉”字将杨柳人格化了,仿佛沿岸翠柳也被这美丽的春色所陶醉,轻柔的柳枝轻轻地拂动着,如少女般娇美,风韵十足 。
- 儿童刚开始近视怎么办 孩子近视怎么办
- 诗歌赞美祖国 关于祖国的诗歌
- 家有0-3岁的孩子,你最想从书里学到什么养育知识?
- 孩子叛逆期什么时候能过去,好方法说说呗,我被孩子弄的一筹莫展?
- 想要捕捉孩子们脸上的可爱表情,就一定要学习一下这些实用的拍摄技巧
- 你会放下身段倾听孩子的心声吗?
- 都说小孩子一岁到两岁之间,会迎来第一个叛逆期,请问是真有这个说法吗?
- 爸爸和妈妈讲绘本的区别在哪里?
- 小学老师给家长安排家庭作业,让带孩子到路边广告牌子上找错别字并拍照合影,这样合理吗?
- 电动牙刷伤牙龈,能给孩子用吗?儿童防蛀牙最科学的方法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